肌腱拉伤怎么治

肌腱拉伤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肌腱拉伤可能与运动损伤、慢性劳损、肌腱退化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动,用支具或绷带固定受伤部位,避免进一步损伤。严重者需卧床休息1-2周,期间可抬高患肢帮助消肿。恢复期逐步开始被动关节活动,防止肌腱粘连。
损伤后48小时内每2-3小时冰敷15分钟,减轻肿胀和疼痛。48小时后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可使用热水袋或红外线理疗仪,每日2-3次,每次20分钟。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洛索洛芬钠片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或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严重肿胀者可配合迈之灵片等消肿药物。肌腱钙化者需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
恢复期采用超声波治疗仪促进肌腱修复,每周3次。配合冲击波治疗仪改善局部微循环,每次治疗间隔3-5天。还可进行低频脉冲电刺激防止肌肉萎缩。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肌腱缝合术,术后石膏固定4-6周。陈旧性损伤可能需肌腱移植术,取自体掌长肌腱或同种异体肌腱进行重建。术后需系统康复训练6个月以上。
肌腱拉伤后3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胶原合成。康复训练应从等长收缩开始,逐步过渡到抗阻训练。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腱愈合情况,出现异常响声或突发疼痛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使用护具保护易伤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