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光眼怎么预防
眼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关键词: #青光眼
眼科编辑
健康万事通
关键词: #青光眼
青光眼可通过定期眼科检查、控制眼压、避免长时间用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慢性病等方式预防。青光眼是导致不可逆视力损伤的常见眼病,早期干预尤为重要。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1-2年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眼压测量、视神经评估和视野检查。有青光眼家族史、高度近视或糖尿病患者需缩短检查间隔至6-12个月。早期发现眼压异常或视神经改变可及时干预,避免视功能进一步受损。
眼压升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可通过减少咖啡因摄入、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睡眠时垫高枕头等方式辅助调节。医生可能建议使用降眼压药物如布林佐胺滴眼液、拉坦前列素滴眼液等,但需严格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调整用药方案。
持续近距离用眼可能导致眼压波动,建议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远眺或闭目放松。黑暗环境中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强光环境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瑜伽倒立、举重等可能引起眼压升高的运动需谨慎进行。

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眼部微循环,每周保持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饮食中增加深色蔬菜、蓝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高盐高脂饮食。吸烟会加重视神经缺血,应尽早戒烟。
高血压和糖尿病可能加速青光眼进展,需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维持在6.1mmol/L以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可能诱发继发性青光眼,用药期间需加强眼压监测。

预防青光眼需建立长期健康管理意识,尤其是有家族遗传风险的人群。日常注意避免揉眼、撞击等眼部外伤,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激动。出现视物模糊、虹视、眼胀头痛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确诊青光眼后需终身随访。建议建立包含眼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在内的多学科健康管理团队,综合控制各类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