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别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
前列腺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前列腺疾病编辑
医普小新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可通过症状特点、检查手段及病理特征进行区分。前列腺增生属于良性病变,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等排尿障碍;前列腺癌是恶性疾病,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后可出现血尿、骨痛等。两者鉴别需结合直肠指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活检。

前列腺增生以排尿症状为主,包括尿流变细、排尿费力、尿后滴沥等,通常不伴随全身症状。前列腺癌早期常无症状,晚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加重、血尿、骨盆疼痛或转移性骨痛。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或贫血,需警惕前列腺癌可能。
直肠指检中前列腺增生表现为腺体均匀增大、表面光滑、质地中等;前列腺癌可能触及硬结或不对称结节。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在前列腺增生患者中轻度升高,而前列腺癌可能显著升高且游离PSA比值降低。影像学检查中MRI对鉴别两者有较高价值。
前列腺增生病理表现为腺体和间质增生,形成结节但细胞形态正常。前列腺癌则显示腺体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基底细胞层缺失,可通过Gleason评分评估恶性程度。确诊需依赖前列腺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

前列腺增生与年龄增长和雄激素作用相关,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随年龄递增。前列腺癌高危因素包括家族遗传史、高脂饮食、长期接触重金属等。BRCA基因突变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建议这类人群定期筛查。
前列腺增生轻症可采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重症需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前列腺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根治性切除术、放射治疗或阿比特龙片联合泼尼松片等内分泌治疗。晚期转移患者可考虑多西他赛注射液化疗。

建议50岁以上男性每年进行前列腺健康检查,出现排尿异常及时就诊。日常应避免久坐、限制酒精摄入,适量补充番茄红素。确诊前列腺癌患者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PSA及影像学评估疗效。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但应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