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刘玲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24855阅读
26676阅读
26068阅读
25895阅读
28346阅读
28183阅读
24213阅读
26088阅读
27929阅读
27793阅读
26663阅读
26837阅读
李福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59724阅读
50885阅读
52511阅读
57996阅读
60666阅读
65962阅读
59637阅读
1234 ... 6下一页末页
迟翔宇 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呼吸内科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妇产科
高华 副主任医师
成都市第三医院 血液科
权威医生
刘青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87次播放
286次播放
309次播放
275次播放
健康资讯
生活问答
糖尿病人为什么空腹血糖值偏高?
2025-09-17
高血压并发症的具体情况是什么?
应该如何护理心率异常患者?
运动能有效缓解高血压
戊肝igg阳性表明了什么
中暑导致发烧能喝藿香正气水吗
2025-08-30
早泄吃六味地黄丸有效果吗
2025-08-27
知柏地黄丸加减有什么功效
2025-07-19
治疗阳痿吃六味地黄丸有效果吗
2025-07-07
吃了知柏地黄丸拉肚子怎么回事
2025-07-06
胎儿颈部可见U型压迹可通过超声密切监测、调整孕妇体位、减少脐带压迫风险、必要时医疗干预等方式处理,通常由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子宫畸形、胎儿活动受限等原因引起。
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评估压迹变化,动态观察脐带血流情况,若出现胎儿窘迫需及时终止妊娠。
孕妇采取侧卧位休息,避免仰卧位导致子宫压迫下腔静脉,有助于改善胎盘血液循环。
避免剧烈运动和腹部外力冲击,通过胎心监护评估胎儿状态,降低脐带受压概率。
当伴随胎心率异常或生长受限时,可能与胎盘功能不全有关,需住院进行吸氧或提前分娩。
建议孕妇保持规律产检,每日记录胎动次数,出现胎动异常增多或减少时立即就医。
儿童白细胞减少可能由病毒感染、药物影响、营养缺乏、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补充营养、医疗干预等方式改善。
常见感冒或肠道病毒感染会暂时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表现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建议家长观察是否合并发热咳嗽症状,一般感染控制后2-3周血象可自行恢复。
部分抗生素、抗癫痫药可能引起骨髓抑制。家长需核对近期用药史,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方案,避免自行停药。
维生素B12、叶酸或铁元素不足会影响白细胞生成。建议家长增加瘦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含造血原料食物的摄入,必要时补充复合维生素。
可能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通常表现为反复感染、皮下出血等症状。需进行骨髓穿刺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药物包括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免疫抑制剂等。
日常注意保持饮食均衡,避免接触化学毒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若持续低于3×10⁹/L或伴随发热出血应及时就诊血液科。
痛经可通过热敷、药物干预、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通常由前列腺素分泌过多、子宫收缩异常、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原因引起。
下腹部热敷有助于放松子宫肌肉,缓解痉挛性疼痛,适合轻度痛经。可使用热水袋或暖宝宝,温度控制在40-50摄氏度,避免烫伤。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钠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适用于中重度痛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长期服用导致胃肠不适。
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可调节激素水平,减少子宫内膜增生。需排除血栓风险后使用,疗程一般3-6个月。
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病导致的顽固性痛经,可考虑腹腔镜病灶切除术或子宫神经阻断术。术后需配合药物预防复发。
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生冷饮食,经期适当进行瑜伽等舒缓运动。若痛经进行性加重或伴随异常出血,建议尽早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
休克与昏迷是两种不同的病理状态,休克主要表现为循环功能障碍,昏迷则是意识障碍。
休克多由失血、感染、过敏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引起;昏迷常见于脑卒中、颅脑外伤、代谢紊乱等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情况。
休克患者血压下降、皮肤湿冷、尿量减少但意识可保留;昏迷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可能伴有瞳孔改变、病理反射等神经系统体征。
休克的核心是组织灌注不足和细胞缺氧;昏迷的本质是大脑皮层或网状激活系统功能抑制。
休克需快速补液、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昏迷需要维持生命体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无论出现休克还是昏迷症状都需立即就医,日常应注意基础疾病管理和意外伤害预防。
糖尿病患者排糖多需注意血糖监测、饮食调整、药物管理和并发症预防。排糖增多可能提示血糖控制不佳,需综合干预以避免病情恶化。
每日规律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记录排尿频率与尿糖试纸结果。若持续排糖增多,需及时就医调整降糖方案。
严格控制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增加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摄入,分餐制有助于平稳血糖。
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或胰岛素等降糖药物,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排糖增多时需警惕药物失效或剂量不足。
关注口渴多尿是否加重,定期检查肾功能和眼底。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预防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
建议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每日适度运动30分钟,出现严重脱水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处理。
小儿急性肠炎多数情况不严重,少数可能因严重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导致危险。病情轻重主要与感染病原体类型、患儿年龄、免疫状态、是否及时补液等因素有关。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表现为呕吐、水样便,通常3-7天自愈。家长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
志贺菌或沙门氏菌感染可能伴随血便、高热,需粪培养确诊。家长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益生菌制剂,并严格消毒患儿用品。
眼窝凹陷、尿量减少提示中重度脱水。家长需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可配合使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口服补液盐Ⅲ、锌制剂辅助治疗。
早产儿或免疫缺陷患儿易出现全身感染。家长需监测体温和精神状态,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免疫球蛋白、抗生素注射剂、静脉营养支持等强化治疗。
发病期间家长应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准备低乳糖配方奶或米汤等流食,恢复期逐渐添加苹果泥、胡萝卜泥等低渣食物。
四岁宝宝扁桃体化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护理、退热镇痛、饮食调整等方式缓解。扁桃体化脓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邻近器官炎症蔓延、病原体定植等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是主要病因,表现为咽痛高热和脓性分泌物。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家长需用生理盐水帮助孩子漱口,或使用儿童专用咽部喷雾减轻肿胀。避免进食过硬过烫食物刺激化脓部位。
体温超过38.5℃时家长需按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注意观察孩子是否出现嗜睡或脱水症状。
准备常温流质食物如米汤、果蔬汁,补充维生素C和水分。避免酸性或辛辣食物加重黏膜刺激,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拒食或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恢复期保持口腔清洁,适当补充乳铁蛋白提升免疫力。
头晕胸闷想吐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前庭神经元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改变体位、药物治疗、前庭康复训练等方式缓解。
长时间未进食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过量可能导致低血糖,表现为头晕、冷汗、心悸等症状。建议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糖果、果汁,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调整用药。
突然起身时血压调节异常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常见于老年人或服用降压药者。改变体位时应缓慢起身,增加水和盐分摄入,必要时调整降压方案。
缺铁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可能伴随面色苍白、乏力。需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增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元素的食物摄入。
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引发眩晕、恶心呕吐,常伴眼球震颤。急性期可使用甲氧氯普胺止吐,严重眩晕可短期服用地西泮,配合前庭康复训练促进恢复。
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避免突然体位变化,若症状反复出现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心血管或神经系统疾病。
胃癌晚期肺转移仍可通过综合治疗控制病情,主要方法包括姑息性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
紫杉醇联合卡铂等方案可延缓肿瘤进展,需评估患者体能状态后制定个体化疗程,常见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
针对HER-2阳性患者可使用曲妥珠单抗,抗血管生成药物如阿帕替尼可能改善生存期,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明确靶点。
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适用于微卫星不稳定型肿瘤,需监测免疫相关性肺炎等不良反应,联合化疗可提升客观缓解率。
包括胸腔积液引流、止痛阶梯治疗、营养支持等措施,多学科协作可改善生活质量,必要时进行局部放疗缓解压迫症状。
建议患者保持高蛋白饮食配合肠内营养粉,在医生指导下适度活动维持心肺功能,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
血糖高患者可以适量选择无糖酸奶,但需注意控制摄入量并监测血糖反应。酸奶对血糖的影响主要与含糖量、蛋白质含量、益生菌活性及个体代谢差异有关。
普通酸奶添加糖分可能导致血糖波动,建议选择标注无糖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6克/100克的产品。
酸奶中的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能延缓胃排空,降低餐后血糖峰值,每日建议控制在200毫升以内。
特定菌株如保加利亚乳杆菌可能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但效果存在个体差异,不可替代降糖药物。
乳糖不耐受人群可能出现腹泻等反应,建议从50毫升开始尝试,并搭配坚果类食物延缓吸收。
饮用酸奶前后建议监测血糖变化,合并肾病者需咨询医生调整蛋白质摄入量,避免空腹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