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睡不着觉怎么饮食

发布时间:2019-11-2756840次浏览

睡不着觉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可以多喝些牛奶,糖水。吃些大枣,莲子,小米等进行调理。另外还可以吃牛奶燕麦粥,莲子百合羹进行调理,饮食方面要注意多样花,这样才可以补充到全面的营养,有利于健康,帮助睡眠。

现代人由于精神上的压力,常常会发生失眠现象,如很难入睡,睡眠程度浅,早醒等等,而睡不好觉不仅伤皮肤,还会影响效力功能,进而容易患上各种小痛小病,而改善睡眠质量,不妨从饮食下手,可以一起来看下睡不着觉怎么饮食?
  1、牛奶
  牛奶里含有一种交有色氨酸的物质,其主要作用是可以有效的抑制住人体大脑的兴奋状态,同时牛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让人出现疲劳的感觉,色氨酸是人体所需元素之一,而通常一杯牛奶所含的色氨酸含量就可以产生一定的安眠作用了。
  2、糖水
  如果是因为比较烦躁难以入睡,尤其是女性来经期期间,可以睡前喝一杯糖水,糖水可以在人体内转换成大量的血清素,较快的进入睡眠。
  3、大枣
  大枣具有补脾、安神的功效,每晚使用大枣,加入适量的水煮食或者泡一下,有助于日常的睡眠,平时也可以食用。
  4、莲子
  莲子的功效有很多,养血安神是莲子的功效作用之一,科学家经过多次试验证明,莲子里的某种成分带有镇静的功能,所以每天晚上喝一碗莲子糖水有助于睡眠。
  5、小米
  晚饭期间可以煮点小米粥喝,小米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一是暖胃,二是小米具有安眠的功效,晚餐或者睡前都可以食用。
  6、牛奶燕麦粥
  燕麦片、牛奶、水、白糖各适量。燕麦片洗干净,先煮成粥,煮至熟软,再加牛奶微微煮沸,放一点点白糖调味。
  作用:牛奶不仅是补钙能手,且其中还含两种的催眠物质,晚上喝牛奶不仅有利于睡眠,还能促进人体对营养的吸收;燕麦则可以有非常好的降糖、减肥的功效,还可以促进排毒。
  7、莲子百合羹
  莲子去芯,与百合同放在砂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至莲子肉烂,再加入鸡蛋、白糖,煮至鸡蛋熟即可食用。
  作用: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可治夜寐多梦,失眠健忘,心烦口渴,腰痛脚弱等症;百合润肺止咳、养阴消热、清心安神;此食谱益气调中,补虚损,交心肾,安神,益智,清心,宁神,提高睡眠质量。

相关推荐

一天睡10个小时正不正常
一般睡10个小时,只要患者没有其他不适,是正常的,但是,一个人睡了10个小时,仍然昏昏沉沉,甚至出现精神障碍,要进行适当检查,因为有的精神系统疾病,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睡眠不够,可通过头部CT、核磁检查,来明确是否在头颅内,出现特殊的病变。当然,若是比较小的孩子,尤其是婴幼儿,睡10个小时是非常正常的,甚至更多,因此一天睡10个小时是否正常,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或是相关症状具体分析,可以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进行相关器质性疾病的诊断,有时可以到精神心理科,进行相应症状的判断。
语音时长 02:40

2021-09-29

53070次收听

脑子昏昏沉沉记性差是怎么回事
脑子昏昏沉沉、记性差要考虑是大脑疲劳引起的。因为患者睡眠不好或者不良的用脑习惯,导致持续比较久或者强度过大的脑力活动过程中,大脑细胞的代谢会产生乳酸。这些有害物质在大脑内蓄积以后就会阻塞大脑的营养通道,造成血氧的含量降低、血液循环不畅,就会引起大脑的皮质功能的活动,患者脑细胞的活力受到抑制,就会出现大脑疲劳的综合征,患者就会表现为脑子昏昏沉沉的,还有记忆力减退的症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于身心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用脑过度,二是护理不当,影响脑功能的正常发挥,比如因为患者睡眠不好,就是这个方面引起的。
语音时长 01:14

2021-06-10

78881次收听

03:02
睡不着时如何入睡
一、病情较严重持续时间较长,应当在医嘱之下,给与镇静催眠类的药物或中成药来帮助入睡。二、避免在睡眠之前喝了具有兴奋性的浓茶,或含咖啡因的饮料等。三、在入睡之前适当的进行柔和的体育锻炼,可进行瑜伽、慢走等锻炼。四、在睡觉之前可看看书、听听轻柔的音乐,避免看刺激性的影视作品。五、生活行为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注意环境的改善,避免有强光刺激或巨大的噪声,调整温度及湿度。六、调整枕头的高度,选择自己喜欢的寝具等。
深度睡眠2小时正常吗
深度睡眠两小时属于正常的情况,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晚上睡觉时会先进入浅睡眠,然后再慢慢进入深睡眠,不过一整晚需要4-6个浅、深睡眠循环,一整晚深睡眠大概的时间是两个小时左右,所以属于正常的情况。日常在睡觉的时候要有所注意,睡前不要喝功能性饮料,睡前情绪不要起伏过大,睡前可以喝一杯温牛奶或者睡前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能够很好的帮助入睡。日常要养成定时入睡的习惯,不要长时间熬夜,不要黑白颠倒,以免睡眠质量下降,从而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增加患疾病的几率。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10

85632次收听

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
对于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三种,其中较为基础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心理治疗的方式,及时的进行疏导和排解,再就是进行药物治疗,这时的病人情况就是比较严重的,所以就需要进行药物处理,否则容易引起其他的精神疾病,如果是症状较为严重,就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这样对于患者来说,能够增加治愈率,这是较为重要的。
睡眠障碍症中医治疗方法有什么
中医治疗睡眠障碍症是很健康安全的方式,如果睡眠出现障碍,多数人会先选择中医治疗,需要将身体调理好,服用中药,比如归脾汤、温胆汤、五加片等,还需要注意精神调治、选用推拿、针灸等,需要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办法。
如何做到深度睡眠
长时间睡眠质量不佳对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状态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所以人们一定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作息习惯来让自己进入到深度睡眠当中。如果失眠的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也可以考虑在睡前做适当的运动锻炼又或者是听音乐来提高自身的睡眠质量。另外,合适的睡姿也是很重要的。
人体最佳睡眠时间是什么
通常情况下,人体最佳睡眠时间应该是晚上10点左右到早上6点-7点。具体分析如下:
02:09
睡眠不好怎么调理
睡眠不好表现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不高、早醒,是失眠的表现。睡眠不好的患者:第一,要请大夫进行调理,在难以治疗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安眠药;第二,日常生活中自我的防范非常重要,比如临睡前不要看特别激动、恐怖的小说、电影,临睡前可以做轻微的运动,比如散步、身体伸展、瑜伽这类身心放松活动,睡觉前可以用中药的药材泡脚,如艾叶,还可以听音乐都可以帮助睡眠;第三,日常生活中可以吃百合、桂圆肉、莲子心这类凉血安神、清心安神的药物,综合治疗都会有较好的效果。
睡眠障碍和普通失眠的不同点
睡眠障碍和普通失眠涉及到的是归属问题,失眠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普通失眠属于失眠的一种。失眠包括普通失眠和病理性失眠。普通失眠大部分是由于环境改变引起,属于正常现象,可自己调节解决。而病理性失眠需要专业的医生解决。
语音时长 01:36

2018-09-14

56068次收听

睡眠障碍应该选哪个科
睡眠障碍首先要挂神经内科,其次是精神科以及心理科,甚至中西医、中医科室,这些科室都可以对患者的睡眠障碍提供应对性的治疗。睡眠障碍是指睡眠时间异常或睡眠过程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如果睡眠障碍患者有其他病症引起,要挂身体的器质性病症相关的科室。
语音时长 01:18

2018-09-14

50555次收听

02:42
心理因素如何影响睡眠障碍患者
当人体出现一些抑郁、焦虑,或者是情绪不好的状态的时候,大脑就会一直保持兴奋的状态。而人需要睡眠,人体需要入睡,只有让大脑休息,意识释放、放松,躯体才会跟着进行放松,这样,才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好的睡眠状态。然而,由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在大脑持续不断地处于一种兴奋状态的时候,就可以导致患者很难达到很好的睡眠质量;另一方面,失眠是源于对控制冲突结果的一个呈现。当患者遭受到不好的情况的时候,越想让自己入睡,就会越没有办法入睡,它是反复强迫的一个状态,就会加重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然而,在很多时候,人体会习惯性地把自身所遭遇的一些症状放大化,所以,就会容易加重问题的呈现,甚至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更加严重的病症。
02:41
导致睡眠障碍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主要心理因素包括焦虑、强迫、兴奋,以及一些情绪的症状。通常情况下,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可以受到非常多的心理因素影响。一般来说,能够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主要心理因素,可以有一些相关度比较高的心理因素,比如焦虑、强迫、兴奋,以及一些情绪上的症状。总而言之,造成睡眠障碍的心理因素,就是情感以及认知,跟睡眠障碍的相关度非常高。比如当一个人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能就会造成难以入睡的情况产生。另外,如果患者的情绪过于高亢,或者是患者的情绪过于低沉,或者是患者的大脑,处于非常兴奋的状态,一直在工作。这些情况的出现,都会影响到患者的睡眠,从而可以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的情况。所以,与睡眠障碍相关度,比较高的心理因素,就是所谓情绪一类的因素。
03:33
睡眠障碍患者如何自我心理调节
对于睡眠障碍的自我调节,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于情绪的调节和调整。想要进行自我情绪的调节,可以有很多的方法。睡眠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常情况下,人们可以通过饮食调节,以及通过心理调节等方式,去改善睡眠障碍的这种状况。除可以进行饮食调节以外,运动可能也是一个很好的调节方式。比较好动的人,可以通过一些运动的方式,去调节,从而改善自身的睡眠状况。另外,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还可以保持一颗非常积极的心态,可以经常进行自我勉励,锻炼自己在看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可以积极地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等。通过这种方式,对症状的缓解,也非常有帮助。对于比较好静的人,可以去做简单重复性的工作。除此之外,还有冥想训练、瑜伽等等。
睡眠能“补”回来吗
有很多人习惯于熬夜,然后利用周末补觉,睡眠真的能补回来吗?美国一项最新研究为“夜猫子”敲响警钟:长期“透支”睡眠会引致“睡眠债”缠身,补眠难以帮你还清“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