崴脚后应该杜绝的错误处理
崴脚后应杜绝的错误处理主要有立即热敷、强行活动关节、忽略肿胀疼痛、自行复位、过早负重行走等。踝关节扭伤后不当操作可能加重韧带损伤或导致慢性不稳。
1、立即热敷:
扭伤初期毛细血管破裂,热敷会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导致肿胀加剧。正确做法是伤后48小时内冰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可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但需注意松紧度避免影响远端血供。
2、强行活动关节:
试图通过转动脚踝测试伤情可能造成二次损伤。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时,强迫内翻动作会扩大韧带裂口。建议使用支具或护踝固定,保持踝关节中立位。若出现明显关节错位感需急诊排除骨折。
3、忽略肿胀疼痛:
认为轻微扭伤无须处理可能延误治疗。持续肿胀超过3天提示可能存在韧带完全断裂,需MRI检查评估。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抗炎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需警惕胃肠刺激。
4、自行复位:
非专业人员手法复位可能造成关节面损伤。疑似脱位时应采用夹板临时固定,转运时保持患肢抬高。临床常用抽屉试验评估韧带稳定性,严重者需关节镜下行韧带修复术。
5、过早负重行走:
伤后1周内过早承重易导致韧带愈合不良。建议拄拐分担体重,逐步从部分负重过渡到全负重。康复期可进行踝泵训练增强肌力,使用平衡垫改善本体感觉,降低反复扭伤概率。
踝关节扭伤后应遵循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抬高),48小时后改为热疗促进血肿吸收。恢复期避免穿高跟鞋或软底鞋,运动时选择高帮鞋增强支撑。若6周后仍存在行走疼痛或关节松动感,需考虑物理治疗或手术干预。日常可进行提踵训练强化腓骨肌群,降低复发风险。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踝部扭伤可以按摩吗
- 2 踝部扭伤可以运动吗
- 3 踝部扭伤怎么办
- 4 踝部扭伤的症状
- 5 踝部扭伤如何治疗
- 6 踝部扭伤治疗方法有哪些
- 7 踝部扭伤应该如何治疗
- 8 踝部扭伤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