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柿子具有润肺生津、清热止血、健脾和胃等功效,主要作用包括缓解便秘、辅助降压、保护心血管、改善贫血、促进消化等。柿子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纤维及矿物质,但需注意避免空腹食用或与高蛋白食物同食。
1、缓解便秘
柿子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果胶,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软化粪便。其性寒特性可缓解肠燥引起的排便困难,适合胃肠积热型便秘人群。未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较高,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便秘,建议选择成熟软柿。
2、辅助降压
柿子中的钾离子含量较高,每100克约含150毫克钾,有助于平衡体内钠离子浓度。所含的芦丁等黄酮类物质能增强毛细血管弹性,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辅助调节作用。高血压患者食用时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在1-2个。
3、保护心血管
柿子皮中的单宁酸和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特性,可减少低密度脂蛋白氧化沉积。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10倍,能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建议连皮食用完全成熟的甜柿,但胃酸过多者应去皮。
4、改善贫血
柿子含有易吸收的有机铁和铜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维生素C可提高植物性铁的吸收率,对缺铁性贫血有改善作用。但贫血患者不能仅依赖柿子补铁,需配合动物肝脏、瘦肉等血红素铁食物。
5、促进消化
柿子中的酶类物质能分解蛋白质,帮助消化肉类等油腻食物。中医认为其健脾作用可改善食欲不振,所含果糖和葡萄糖能快速补充能量。胃肠功能较弱者应避免空腹食用,防止鞣酸与胃酸结合形成胃柿石。
食用柿子时需注意选择完全成熟的果实,每日摄入量控制在200克以内。糖尿病患者应监测血糖变化,胃肠疾病患者建议去皮食用。避免与螃蟹、牛奶等高蛋白食物同食,防止鞣酸蛋白凝结。出现胃部不适可饮用温水缓解,持续腹痛需就医排除胃石症。储存时置于阴凉通风处,冷藏保存不宜超过3天。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怎样饮食健康?
- 2 如何注意饮食健康?
- 3 怎样饮食健康呢?
- 4 冬季怎么饮食健康?
- 5 早上要怎样饮食健康?
- 6 怎样饮食健康又减肥?
- 7 如何保护饮食健康?
- 8 节后怎么饮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