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权威问答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计数偏高的危害
病情描述:
检查血常规发现血小板计数偏高,这样会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医生回答专区 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 倪新海 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血小板计数偏高可能增加血栓风险、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加重炎症反应或提示骨髓增殖性疾病,需警惕出血倾向与器官缺血损伤。

    1. 血栓风险

    血小板过度聚集易形成微血栓,可能导致下肢静脉血栓或肺栓塞,需监测D-二聚体并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2. 心脑血管事件

    血液黏稠度增高会提升心肌梗死、脑梗死概率,伴随头痛、胸闷症状时可使用替格瑞洛、西洛他唑联合他汀类药物控制。

    3. 炎症反应

    继发性血小板增多常与类风湿关节炎、感染等炎症相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必要时采用羟基脲或干扰素α调节血小板生成。

    4. 骨髓病变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需通过骨髓穿刺确诊,可能伴随脾肿大,需采用阿那格雷或血小板单采术干预,定期监测JAK2基因突变。

    日常需保持低脂饮食、适度运动促进循环,避免剧烈碰撞,定期复查血常规与凝血功能。

相关文章
肺源性心脏病导致心律失常严重吗
肺源性心脏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大多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并且可能存在水力平衡失调。该疾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该疾病应该引起患者的重视,疾病严重时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还是很大的。
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需要治疗吗
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的患者来说,需要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减轻疾病对身体带来的危害。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也有一定的针对性治疗。对于肺源性心脏病缓解期的治疗,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祛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恢复。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需要重视的,可以选择多吃一些含有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比如牛奶、鸡、鸭、豆制品,新鲜的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注意防寒保暖,注意口腔卫生,可做一些呼吸操,要尽量少用安眠药或镇静剂,以避免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发现异常及早去医院治疗。
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方法
治疗心衰之目的是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降低病死率。治疗原则包括病因治疗,去除诱因,调整代偿机制,延缓心室重构以及对症治疗等。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如何抢救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在抢救时首先要调整患者的体位,并且保持双腿下垂,这样可以减少回心血量,从而降低容量负荷。对于伴有呼吸性碱中毒的患者,最好可以采用面罩吸氧。另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出现呼吸困难、心慌、气短。发现异常后一定要拨打急救电话,平时也要做好预防,避免疾病,心脏负荷过重,心脏舒张受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