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丘疹性肢端皮炎可能由病毒感染、过敏反应、遗传因素、免疫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抗病毒治疗、抗过敏药物、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等方式缓解。
柯萨奇病毒或埃可病毒感染是常见诱因,表现为肢端对称性红色丘疹伴低热。治疗需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配合炉甘石洗剂外用止痒。
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可能导致皮肤变态反应,皮疹多伴瘙痒。家长需避免孩子接触致敏物质,医生可能建议口服氯雷他定或外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有特应性皮炎家族史的患儿更易发病,皮肤常干燥脱屑。家长应加强保湿护理,医生可能开具他克莫司软膏或口服西替利嗪进行干预。
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可导致皮肤屏障受损,易继发细菌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匹美莫司乳膏,严重时联合头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疗。
患儿日常应穿着纯棉衣物,避免搔抓皮疹,饮食宜清淡并观察记录可疑过敏原,皮疹持续加重或发热时需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