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崩漏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常用方法包括止血调经、辨证论治及生活调理。崩漏在中医指月经周期紊乱、经量过多或非经期出血,西医多对应功能性子宫出血,需根据病因采取药物或手术干预。
急性出血期以止血为首要目标。可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宫血宁胶囊等中成药收敛止血;若出血量过大伴贫血,可能需注射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西药快速止血。止血后需配合益母草颗粒等药物调理月经周期,恢复子宫内膜正常脱落。
肾虚型崩漏表现为腰膝酸软、经色淡红,常用左归丸或右归丸温补肾气;血热型见经血深红黏稠、口干舌燥,可用固经丸清热凉血;脾虚型伴随乏力、经血色淡,推荐归脾丸健脾摄血。需经中医师辨证后选择方剂。
针对无排卵性功血,可短期使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调节激素水平,或黄体酮胶囊促进子宫内膜转化。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内分泌紊乱。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子宫内膜病变者,可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45岁以上无生育需求、反复出血者,可能需子宫全切术根治。
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经期禁食生冷辛辣。可食用阿胶糕、红枣枸杞粥等补血膳食,配合艾灸关元、三阴交等穴位。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有助于气血调和。
崩漏患者需定期复查超声观察子宫内膜厚度,贫血者应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急性大出血时须立即卧床并就医,长期反复出血可能影响生育功能,建议完善性激素六项、凝血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日常可练习八段锦等温和运动改善体质,避免过度节食或熬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