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2次阅读
老年人患艾滋病可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控制病情发展,主要干预手段包括联合用药、免疫重建、机会性感染预防及心理支持。
1、联合用药采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常用药物组合包含拉米夫定、替诺福韦、多替拉韦等,需终身服药抑制病毒复制。
2、免疫重建通过持续病毒抑制促进CD4+T淋巴细胞恢复,定期监测免疫功能指标,必要时使用胸腺肽等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
3、感染预防重点防范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提前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等预防性药物,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4、心理支持建立家庭-社区-医院三级关怀体系,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改善病耻感,加入患者互助小组提升治疗依从性。
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并适度运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病毒载量,严格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结核感染症状主要包括咳嗽、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病症状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表现、进展期症状和终末期表现。
1、早期表现早期可能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慢性咳嗽,多为干咳或少量黏液痰,伴有午后低热,体温多在37.3-38℃之间。
2、进展期症状病情进展可出现咯血或痰中带血,夜间盗汗明显,食欲减退导致体重下降,胸部隐痛或不适感加重。
3、终末期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明显消瘦等消耗性症状,若发生血行播散可出现多器官受累表现。
出现疑似结核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确诊后需规范抗结核治疗,治疗期间注意营养补充和休息,避免传染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