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小孩胃胀气可通过腹部按摩、调整喂养姿势、适度活动、药物干预等方式缓解。胃胀气通常由吞咽空气、饮食不当、肠道菌群失衡、胃肠功能紊乱等原因引起。
1、腹部按摩家长需顺时针轻柔按摩孩子脐周,促进肠道气体排出。避免饭后立即按摩,每次持续5-10分钟,重复进行。
2、调整喂养姿势母乳喂养时保持孩子头部略高于腹部,奶瓶喂养时选择防胀气奶嘴。家长需注意喂奶后竖抱拍嗝10-15分钟。
3、适度活动让孩子平躺做蹬自行车动作,或家长帮助屈膝按压腹部。每日可进行2-3次,每次5分钟。
4、药物干预可能与乳糖不耐受、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哭闹、拒食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西甲硅油乳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乳糖酶制剂等。
减少产气食物摄入,如豆类、洋葱等,喂养后保持孩子直立位20分钟,若持续胀气超过24小时需就医。
小儿急性胃肠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观察症状、预防脱水等方式护理。该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建议家长暂停固体食物6-8小时,改为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稀释苹果汁等低渗液体,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刺激胃肠黏膜。
2、补充水分家长需每10-15分钟给予5-10毫升口服补液盐,注意观察尿量是否恢复正常,警惕脱水引起的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表现。
3、观察症状记录呕吐和腹泻次数,测量体温,若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或嗜睡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轮状病毒感染或细菌性痢疾等严重情况。
4、预防脱水使用标准口服补液溶液维持电解质平衡,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保护肠黏膜,但禁止自行使用止泻药。
护理期间保持患儿手部清洁,对呕吐物及排泄物及时消毒,恢复期逐步添加香蕉、米粥等低渣食物,避免生冷刺激饮食2-3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