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可能引发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消化道出血的严重程度与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基础疾病有关,常见于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等疾病。
消化道出血量较大且未及时控制时,血液快速流失会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患者可能出现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休克持续进展会减少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心脏、大脑、肾脏等器官因缺血缺氧而功能受损。急性大量出血还可能因血液误吸导致窒息,或因凝血功能障碍加重出血。慢性长期出血则可能引发严重贫血,导致组织器官长期供氧不足。
部分患者出血后可能出现呕血或黑便,呕血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胃酸作用呈咖啡渣样。黑便多见于上消化道或小肠出血,血液在肠道内分解氧化形成柏油样便。下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现为鲜红色血便,血液未经过消化直接排出。出血量极大时可能出现鲜红色呕血或便血,此时失血速度较快,危险性更高。
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立即禁食并卧床休息,避免加重出血。家属应记录呕血、便血的次数和量,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变化。及时送医后医生会根据出血原因选择内镜下止血、血管介入治疗或手术止血,同时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恢复期需遵循流质到半流质的饮食过渡,避免粗糙、辛辣食物刺激消化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