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尿道口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排尿灼痛、尿频尿急、尿道口红肿及异常分泌物。症状发展通常从早期不适逐渐进展至排尿困难甚至发热。
1、排尿灼痛早期表现为排尿时尿道口烧灼感,可能由尿液刺激黏膜引起。建议增加饮水量稀释尿液,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
2、尿频尿急膀胱刺激征导致排尿次数增多,每次尿量减少。需避免憋尿,细菌性感染可使用呋喃妥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控制炎症。
3、尿道口红肿局部炎症反应导致黏膜充血肿胀,可能伴随瘙痒。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淋球菌感染需注射头孢曲松,衣原体感染可口服多西环素。
4、异常分泌物进展期可能出现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提示淋病或非淋菌性尿道炎。需进行病原体检测,支原体感染可选用阿奇霉素或克拉霉素治疗。
出现症状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每日清洗外阴并更换内裤,若48小时内无缓解或出现血尿、发热需立即就医。
尿失禁主要表现为尿液不自主漏出,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压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和充盈性尿失禁。
1、早期表现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少量漏尿,常见于压力性尿失禁,可能与盆底肌松弛有关。
2、进展期表现尿急伴随无法控制的漏尿,多见于急迫性尿失禁,常由膀胱过度活动或泌尿系统感染引起。
3、严重期表现持续漏尿合并排尿困难,提示充盈性尿失禁,可能与前列腺增生或神经源性膀胱有关。
4、混合型表现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症状,多发生于老年女性,需综合评估盆底功能与膀胱状态。
建议出现尿失禁症状及时就诊泌尿外科,通过盆底肌训练、行为疗法或药物改善症状,严重者需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