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女性尿道结石可通过大量饮水、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手术取石等方式排出。尿道结石通常由尿量减少、尿路感染、代谢异常、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
1、大量饮水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有助于冲刷尿道,适用于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可配合适度跳跃运动促进结石移动。
2、药物排石α受体阻滞剂如坦索罗辛可松弛输尿管平滑肌,双氯芬酸钠缓解疼痛,枸橼酸氢钾钠碱化尿液。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体外碎石适用于6-20毫米的结石,通过冲击波将结石粉碎后排出。可能与输尿管解剖异常有关,常伴随血尿、肾绞痛等症状。
4、手术取石经尿道膀胱镜取石适用于嵌顿性结石,可能与尿道狭窄有关,表现为排尿中断、尿潴留。术后需留置导尿管。
建议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保持适度运动,出现发热或持续疼痛应立即就医。
停药后通常3-7天内会出现撤退性出血,实际时间受到药物成分、个体差异、服药周期、激素水平等因素影响。
1、药物成分:不同避孕药的孕激素类型和剂量会影响子宫内膜脱落速度,短效避孕药停药后出血较快。
2、个体差异:体质敏感者可能停药1-2天即出血,部分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与代谢能力有关。
3、服药周期:连续服用21天的标准周期较规律,若中途漏服或服用时间不固定可能延迟出血。
4、激素水平:原有激素水平紊乱者可能出现异常出血,需结合基础疾病评估。
建议记录出血情况,若超过10天未出现撤退性出血需排除妊娠或内分泌疾病,必要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