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痛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怎么办

| 1人回答 | 4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热敷腹部、心理疏导、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肠易激综合征通常由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肠道菌群紊乱、精神心理因素、食物不耐受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肪、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避免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等。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燕麦、苹果等可溶性膳食纤维食物。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记录饮食日记,识别并规避诱发腹痛的特定食物。

2、补充益生菌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益生菌制剂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益生菌能抑制有害菌繁殖,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缓解腹胀和腹痛症状。需连续服用数周才能显现效果,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菌株。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暖宝宝敷于脐周,每次15-20分钟。热敷能放松肠道平滑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痉挛性腹痛。注意避免烫伤皮肤,糖尿病患者慎用。可配合轻柔顺时针按摩腹部增强效果。

4、心理疏导

认知行为疗法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通过腹式呼吸训练、正念冥想等方式降低内脏敏感性。建立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严重者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焦虑药物。

5、药物治疗

匹维溴铵片可选择性缓解肠道平滑肌痉挛。蒙脱石散能吸附肠道气体和毒素,保护黏膜。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促进肠黏膜修复。洛哌丁胺胶囊用于腹泻型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需长期管理,建议每日进行30分钟适度运动如散步、瑜伽,避免久坐。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排便时不要过度用力。冬季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便血、体重下降等预警信号时需及时就医复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喝牛奶导致腹痛是什么原因

喝牛奶导致腹痛可能与乳糖不耐受、牛奶蛋白过敏、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胃炎等因素有关。腹痛通常表现为腹部隐痛、胀气、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绞痛或呕吐。

1、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饮用牛奶后腹痛的常见原因,由于体内缺乏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导致乳糖在肠道发酵产气。症状包括腹胀、肠鸣、腹泻,可能伴随腹部痉挛。可尝试低乳糖或无乳糖牛奶,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乳糖酶片帮助消化。

2、牛奶蛋白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属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多见于婴幼儿或过敏体质者。摄入后可能引发腹痛、皮疹、呕吐甚至呼吸困难。需立即停止饮用牛奶及奶制品,严重过敏者需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或盐酸西替利嗪片抗过敏治疗。

3、胃肠功能紊乱

胃肠蠕动异常或菌群失衡时,牛奶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可能加重消化负担。表现为餐后腹痛、早饱感或排便习惯改变。建议少量分次饮用温牛奶,配合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调节肠道功能。

4、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敏感度高,牛奶可能刺激肠道平滑肌收缩引发绞痛。典型症状为腹痛与排便相关,可能交替出现腹泻或便秘。需避免冷饮,可遵医嘱使用匹维溴铵片缓解痉挛,配合蒙脱石散改善腹泻。

5、胃炎

胃黏膜炎症状态下,牛奶可能暂时中和胃酸后引发反跳性胃酸分泌增多,导致上腹灼痛。常伴反酸、嗳气,空腹时症状加重。需完善胃镜检查,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或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

建议腹痛持续或加重时及时就医排查病因,日常避免空腹饮用冷牛奶,优先选择温热且少量多次的饮用方式。乳糖不耐受者可选择酸奶等发酵乳制品,过敏体质者需严格规避奶制品。注意记录饮食与腹痛的关联性,就诊时提供详细病史有助于医生判断。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糖食物与牛奶同食,减轻胃肠负担。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