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肾脏的损伤通常可控。手术安全性主要与结石体积、操作技术、术后护理、患者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
1、结石体积较大结石需延长手术时间或多次穿刺,可能增加肾实质损伤风险。术前可通过CT评估结石负荷,采用分期手术降低损伤。
2、操作技术精准的通道建立和激光碎石能减少健康肾组织损伤。选择经验丰富的医师可降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概率。
3、术后护理术后留置肾造瘘管可能引发不适,但规范护理可预防尿源性感染。需保持引流管通畅并监测尿液性状变化。
4、基础疾病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能影响创面愈合。术前需控制血糖血压,术后加强肾功能监测。
术后建议限制剧烈运动1个月,每日饮水量超过2000毫升,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肾脏恢复情况。
尿道管结石可能由水分摄入不足、高盐高蛋白饮食、尿路感染、代谢异常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增加饮水量、调整饮食结构、药物治疗、体外碎石等方式处理。
1. 水分不足每日饮水量过少导致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沉积形成结石。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均匀分配于全天。
2. 饮食失衡长期高盐、高动物蛋白饮食会增加尿钙和尿酸排泄。需减少腌制食品、内脏类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
3. 尿路感染细菌感染可能导致尿液酸碱度改变,与变形杆菌感染相关的感染性结石较常见。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磷霉素等抗生素。
4. 代谢异常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等疾病易导致草酸钙或尿酸结石形成。需治疗原发病,可选用别嘌醇、枸橼酸钾、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
出现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结石移动造成尿路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