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问题描述: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潘周辉
潘周辉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一般都是,手术医生在胆管附近做一些手术操作的时候,不慎损伤到了胆管。最常见的手术就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有时候因为胆囊炎症比较严重,胆囊的壶腹部和肝总管粘连十分紧密。如果手术者操作不够细致,由于动作粗暴就会在分离的过程中引起肝总管的损伤。有时候在结扎胆囊动脉或者胆囊管的过程中,夹闭的组织过多,从而会夹到胆总管,引起胆总管的损伤。还有时候解剖位置变异,手术者误将胆总管当作胆囊管结扎的。另外,还有一些胃十二指肠手术、胆肝总管的手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有时候也会不慎损伤到胆管,这种概率相对较低。总而言之,在手术操作中始终保持敬畏之心,操作谨慎才能尽可能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胆源性胰腺炎是怎么回事

胆源性胰腺炎可能由胆道结石、胆道感染、胆道蛔虫、胆道肿瘤、胆道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内镜治疗、营养支持、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 1、胆道结石:胆道结石阻塞胰管,导致胰液无法正常排出,引发胰腺炎。治疗可通过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或使用熊去氧胆酸片250mg/次,每日3次溶解结石。 2、胆道感染:细菌感染胆道,炎症扩散至胰腺,导致胰腺炎。治疗需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1g/次,每日1次控制感染,必要时进行胆囊切除术。 3、胆道蛔虫:蛔虫进入胆道,阻塞胰管,引发胰腺炎。治疗可使用阿苯达唑片400mg/次,每日1次驱虫,严重时需手术取出蛔虫。 4、胆道肿瘤:肿瘤压迫或阻塞胆道,导致胰液排出障碍,引发胰腺炎。治疗需手术切除肿瘤,或使用化疗药物如吉西他滨1000mg/m²,每周1次控制病情。 5、胆道功能障碍:胆道运动功能异常,导致胰液排出不畅,引发胰腺炎。治疗可通过调整饮食,避免高脂食物,使用多潘立酮片10mg/次,每日3次改善胆道运动功能。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蛋白食物,多摄入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有助于促进消化功能。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