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2次阅读
乳牙滞留伴随恒牙萌出可通过乳牙拔除、正畸干预、口腔习惯调整、定期口腔检查等方式处理。该现象多由乳牙根吸收不足、恒牙萌出位置异常、颌骨发育异常、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乳牙拔除乳牙滞留阻碍恒牙正常萌出时需拔除滞留乳牙,操作前需拍摄牙片评估牙根吸收情况,拔牙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出血或肿胀。
2、正畸干预恒牙异位萌出导致牙齿排列紊乱时需正畸治疗,可能与颌骨发育空间不足有关,表现为牙齿拥挤或咬合异常,可遵医嘱使用镍钛弓丝、透明矫治器、舌侧托槽等器械。
3、口腔习惯调整长期单侧咀嚼或咬合姿势不良可能影响牙齿替换,建议加强双侧咀嚼锻炼,避免舔舐松动乳牙,儿童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
4、定期口腔检查6-12岁替牙期每3-6个月检查牙齿替换进度,乳牙滞留可能与全身性疾病有关,需排除佝偻病或内分泌异常,表现为多颗乳牙延迟脱落。
替牙期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口腔正畸科,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避免过硬食物影响恒牙定位。
牙齿一碰就痛可能由龋齿、牙本质敏感、牙隐裂、牙髓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脱敏治疗、充填修复、根管治疗、牙冠修复等方式缓解。
1. 龋齿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龋洞,冷热刺激或触碰时疼痛明显。需清除腐质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复合树脂或银汞合金进行充填修复。
2. 牙本质敏感牙龈退缩或釉质磨损导致牙本质暴露,表现为短暂尖锐疼痛。可选用含钾盐脱敏牙膏,严重时需进行激光脱敏或树脂封闭治疗。
3. 牙隐裂牙齿表面出现微小裂纹,咬合时产生劈裂样疼痛。浅表裂纹可用流动树脂加固,深达牙髓的裂纹需做根管治疗后行全冠修复。
4. 牙髓炎细菌感染导致牙髓充血水肿,表现为自发痛和叩击痛。急性期需开髓减压,后期进行根管预备和三维充填,必要时桩核冠修复。
避免进食过冷过热食物,使用软毛牙刷配合抗敏感牙膏,定期口腔检查可预防症状加重。持续性疼痛应及时就诊排除根尖周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