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肿瘤科

术后癌胚抗原能恢复正常吗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术后癌胚抗原能恢复正常吗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杜永杰
杜永杰 临汾市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癌胚抗原反映的是机体恶性肿瘤的一个指标,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是癌上皮所导致的一个胚胎性的抗原。尤其是胃肠系统肿瘤的病人,往往有一部分癌胚抗原是明显增高的,在手术切除了这种癌病灶的情况下,一个月甚至到一个半月的时间,再去复查癌胚抗原,会有一个明显的降低。所以,有时候临床上把肿瘤的这种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在手术以后跟术前来对比。如果术前是升高的,手术以后如果仍然是升高,呈一个明显升高的情况下,就要看是不是有转移或者是复发。如果是有一个明显的降低,也从侧面反映肿瘤的病灶清除的也是非常的干净。但是,目前所有的肿瘤标志物都不是非常特异的,它仅仅是从一个侧面给医生提供一个参考。有时候,有的病人就一直有某一个标志物,好比癌胚抗原或者是CA199抗原,它总会有一点点轻度的增高。但是,这种增高也不要过于担心,只要动态的、定期的到医生那里去复诊,看它动态发展的变化,就可以明确。只要不是一直增高就可以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肿瘤不能吃豆类为什么

肿瘤患者不能吃豆类的原因主要与豆类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肿瘤治疗或加重病情有关。豆类含有较高的植物雌激素和抗营养物质,可能干扰激素依赖性肿瘤的治疗效果,或影响营养吸收。 1、植物雌激素:豆类中的异黄酮具有类似雌激素的作用,可能刺激激素依赖性肿瘤的生长,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对于这些肿瘤患者,减少豆类摄入有助于降低激素水平,避免肿瘤复发或进展。 2、抗营养物质:豆类中的植酸和凝集素可能影响矿物质的吸收,如钙、铁、锌等,导致营养缺乏。肿瘤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营养不良问题,摄入过多豆类可能进一步加重营养失衡。 3、消化负担:豆类中的纤维素和低聚糖可能增加肠道负担,导致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肿瘤患者常伴有消化功能减弱,减少豆类摄入有助于改善消化功能。 4、药物相互作用:豆类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影响化疗药物的代谢和疗效。例如,大豆异黄酮可能干扰他莫昔芬等药物的作用,降低治疗效果。 5、过敏风险:部分肿瘤患者可能对豆类中的蛋白质过敏,导致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避免豆类摄入有助于减少过敏风险。 肿瘤患者在饮食中应注重均衡营养,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促进康复。护理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变化,及时调整饮食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