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漏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常用腧穴,主要功效为健脾化湿、通经活络,临床常用于治疗腹胀腹泻、下肢痿痹、小便不利等脾经湿滞症状。
1、健脾化湿漏谷穴能促进脾脏运化水湿功能,改善因湿浊内阻导致的腹胀、食欲不振。可配合艾灸或按压,药物可选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等健脾祛湿方剂。
2、通利小便该穴对脾虚湿盛引起的小便涩痛、水肿有效。治疗时可配伍阴陵泉穴,药物可选五苓散、真武汤、萆薢分清饮等利水渗湿类中药。
3、缓解痹痛通过刺激漏谷穴可疏通下肢经络气血,减轻膝关节酸痛、足踝肿胀等症状。常与足三里穴联合使用,配合独活寄生汤、羌活胜湿汤等祛风湿药物。
4、调理胃肠对脾虚型慢性肠炎、消化不良有辅助疗效。治疗时建议配合饮食调理,药物可选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保和丸等健脾和胃制剂。
日常可轻揉漏谷穴配合温热饮食调理,急性症状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针灸或药物干预,避免自行过度刺激穴位。
儿童双黄连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
1、抗病毒作用儿童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金银花、黄芩等成分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具有抑制作用,可减轻病毒感染引起的症状。
2、退热消炎该药物能降低体温调节中枢的敏感性,缓解发热症状,同时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咽喉红肿疼痛等炎症反应。
3、止咳化痰药物中的连翘等成分能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促进痰液排出,改善咳嗽症状,尤其适用于伴有痰多的风热咳嗽。
4、免疫调节部分研究表明其活性成分可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帮助缩短病程。
家长需注意该药物适用于风热感冒,风寒感冒禁用,服药期间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食物,如症状未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