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表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邵自强
邵自强 中日友好医院 主任医师
急性心力衰竭的核心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体液潴留如下肢水肿、极度乏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需要立即就医。及早识别这些症状并进行医疗干预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1、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是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活动后明显加重,甚至在静息时也会产生胸闷和呼吸急促。这是由于心功能受损导致血液在肺部淤积,循环不畅引起的。严重情况下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端坐呼吸。患者可以通过吸氧缓解症状,但需要尽快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引下进行利尿剂如呋塞米、扩血管药物如硝酸甘油等治疗,改善肺部淤血状况。
2、体液潴留
急性心力衰竭会导致患者体液调节异常,引起下肢水肿、体重快速增加,甚至腹水。这通常是因为心脏泵血能力下降,血液在静脉系统淤积,血浆渗透进入组织间隙所致。为改善该问题,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利尿药物如托拉塞米,并限制每日盐分和液体摄入量建议每日盐摄入量低于2克,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2升以内。
3、极度乏力或意识障碍
当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时,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导致重要器官供氧不足,患者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疲乏无力,甚至出现头晕、意识模糊或昏厥。这种情况说明病情已相当严重,可能涉及心源性休克,需立即就医实施抢救,常用的急救措施包括强心药物如多巴酚丁胺、机械辅助通气等以恢复血液供应。
4、急性肺水肿
如果患者出现剧烈的喘息并伴有粉红色泡沫痰,多为急性肺水肿的表现。这是急性心力衰竭中危急重症之一,患者需第一时间施行吸氧、紧急利尿和扩血管治疗,同时可能需要机械通气辅助,以改善呼吸状况。
急性心力衰竭病程发展迅速并伴随多种危险症状,任何表现都不容忽视。当出现呼吸困难、水肿或乏力等临床表现时,应迅速就医,明确诊断后在医生指导下接受针对性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孩发烧抽搐怎么急救

小孩发烧抽搐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受伤、降温、观察记录、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发烧抽搐通常由高热、感染、电解质紊乱、脑部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保持通畅:将孩子平躺,头部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阻塞呼吸道。解开衣领,确保呼吸顺畅。避免强行按压或摇晃孩子,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2、防止受伤:移开周围尖锐或硬物,避免抽搐时磕碰。用软垫保护头部,避免撞击。不要试图用物品塞入口中,以免损伤口腔或牙齿。 3、降温处理:用温水擦拭孩子身体,尤其是腋下、颈部、腹股沟等部位,帮助散热。避免使用酒精或冰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寒战。 4、观察记录:记录抽搐的持续时间、表现和频率,以便医生诊断。注意孩子的意识状态、呼吸和面色变化。若抽搐超过5分钟或反复发作,需立即就医。 5、及时就医:抽搐停止后,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常规、脑电图等检查,并根据情况开具退烧药或抗惊厥药物。 饮食上,孩子发烧期间应多喝水,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选择易消化的粥、汤等。运动方面,发烧期间需充分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护理时,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包裹。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