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6次阅读
肌酐参考范围通常为44-133微摩尔每升,年龄对肌酐水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儿童和老年人群体。肌酐是肌肉代谢的产物,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其数值可反映肾功能状态。
健康成年男性的肌酐参考值多在53-106微摩尔每升,女性为44-97微摩尔每升。儿童因肌肉量较少,肌酐水平普遍低于成人,2岁以下婴幼儿参考值约为18-35微摩尔每升,2-10岁儿童为27-62微摩尔每升。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肾小球滤过率自然下降,肌酐值可能轻度升高但仍应在133微摩尔每升以下。妊娠期女性因血容量增加,肌酐值可能较孕前降低10-20%。肌肉发达者或长期进行高强度运动的人群,肌酐可能接近上限但不超过133微摩尔每升。素食者因肉类摄入减少,肌酐值可能比混合饮食者低10-15%。检测前48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空腹8-10小时采血可减少误差。
日常需保持每日1500-2000毫升饮水量,避免高蛋白饮食过量增加肾脏负担。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控制盐分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出现水肿、尿量异常或持续乏力时,应及时检测肾功能相关指标。6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包含肌酐的体检,有糖尿病或高血压病史者需缩短复查间隔。
肾衰竭CKD5期是指慢性肾脏病的终末期,此时肾功能已严重丧失,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毫升/分钟,需依赖透析或肾移植维持生命。
慢性肾脏病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CKD5期是病情最严重的阶段。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毒素蓄积、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患者常出现严重水肿、乏力、食欲减退、皮肤瘙痒等症状,可能伴随高血压、贫血、骨矿物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此阶段肾脏功能不可逆,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通过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肾移植替代肾功能。透析能部分替代肾脏的过滤功能,但无法完全模拟肾脏的内分泌和代谢调节作用。
肾衰竭CKD5期患者需严格限制水分、钠、钾、磷的摄入,避免高蛋白饮食加重肾脏负担。日常需监测血压、体重变化,预防感染,按时进行透析治疗。同时需关注心血管健康,定期检查血红蛋白、血钙、血磷等指标,必要时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磷结合剂等药物控制并发症。患者及家属应接受专业营养指导和心理支持,提高治疗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