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肠镜切除息肉一般需要住院1-3天,实际时间受到息肉大小、数量、手术方式、术后恢复情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息肉大小:较小的息肉切除后通常无须住院,较大的息肉可能需观察1天。
2、息肉数量:单发息肉恢复较快,多发息肉可能延长住院时间至2天。
3、手术方式:普通内镜下切除恢复快,复杂手术如EMR可能需要住院2-3天。
4、术后恢复:无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可次日出院,出现异常需延长观察。
术后24小时内禁食,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避免剧烈运动,按医嘱复查。
肠息肉可能由遗传因素、长期高脂饮食、慢性炎症刺激、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内镜切除、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定期复查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疾病易导致肠息肉,表现为多发息肉且癌变概率高。建议高风险人群定期肠镜检查,必要时行预防性手术切除。
2、高脂饮食:长期摄入过量动物脂肪会刺激胆汁分泌,产生致癌物质损伤肠黏膜。需减少红肉摄入,增加膳食纤维,可服用益生菌调节肠道环境。
3、慢性炎症: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持续刺激肠壁,导致黏膜异常增生。需控制原发病,常用美沙拉嗪、柳氮磺吡啶等抗炎药,并监测息肉变化。
4、菌群失衡:肠道有害菌过度繁殖可能破坏黏膜屏障。可通过粪菌移植重建微生态,或使用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制剂,配合低糖饮食改善。
日常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规律排便,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进行肠镜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