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骨结核通过规范治疗多数可以治愈,但存在复发可能。复发风险与治疗依从性、耐药性、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治愈率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下,骨结核治愈率较高,疗程通常需要9-12个月,需完成全程治疗。
2、复发因素治疗不彻底、药物耐药、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复发。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复发风险相对较高。
3、预防复发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影像学,监测肝肾功能。合并糖尿病者需控制血糖。
4、复发表现原病灶部位再次出现疼痛、肿胀或窦道形成,可能伴随低热、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
建议治疗期间加强营养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病理性骨折。
骨质增生并非由钙补多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关节退行性变、长期劳损、代谢异常及遗传因素。骨质增生是关节软骨磨损后骨骼的代偿性修复反应,与补钙无直接关联。
1、关节退行性变年龄增长导致关节软骨自然磨损,骨骼边缘为增加稳定性形成骨赘。可通过热敷缓解疼痛,药物可选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醋瑞因胶囊、塞来昔布胶囊。
2、长期机械劳损重体力劳动或运动过度加速关节磨损。建议减少负重活动,疼痛时使用洛索洛芬钠贴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
3、代谢性疾病痛风性关节炎或假性痛风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刺激骨赘形成。需控制血尿酸水平,药物包括非布司他片、苯溴马隆片、秋水仙碱片。
4、遗传易感性COL2A1基因突变可能增加骨赘形成概率。此类患者需定期复查,急性发作时可短期使用依托考昔片等抗炎药。
建议保持适度运动控制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荷,日常可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但补钙需遵医嘱避免过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