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前列腺增生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微创手术、开放手术等方式治疗。前列腺增生通常由年龄增长、激素失衡、慢性炎症、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方式减少饮酒和咖啡因摄入,避免久坐和憋尿,规律排尿有助于缓解症状。夜间限制饮水可减少起夜次数。
2、药物治疗可能与雄激素代谢异常、膀胱出口梗阻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坦索罗辛、非那雄胺、托特罗定等,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微创手术可能与前列腺体积增大、尿道受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流变细、排尿中断等症状。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和激光汽化术是常见微创术式。
4、开放手术可能与巨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结石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尿潴留、肾功能损害等症状。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适用于复杂病例。
建议保持适度运动,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症状加重时应及时就医评估。
肾结石患者需避免高草酸、高嘌呤、高盐食物,可适量增加低钙草酸结合型食物及水分摄入,推荐西蓝花、西瓜、柠檬水、低脂牛奶等食物,也可遵医嘱使用枸橼酸钾、别嘌醇、氢氯噻嗪、坦索罗辛等药物。
一、食物1. 避免高草酸菠菜、坚果、巧克力等草酸含量高,易与钙结合形成结石,建议焯水后限量食用。
2. 限制高嘌呤动物内脏、浓肉汤等嘌呤食物会增加尿酸结石风险,急性期需严格忌口。
3. 控制高盐腌制食品、加工肉类含钠过高,导致尿钙排泄增多,每日盐摄入应低于5克。
4. 推荐低钙低脂乳制品中的钙可与肠道草酸结合,减少吸收,建议每日300毫升牛奶。
二、药物1. 枸橼酸钾用于碱化尿液、溶解尿酸结石,需定期监测尿pH值避免过度碱化。
2. 别嘌醇抑制尿酸生成,适用于尿酸结石患者,用药期间需检查肝肾功能。
3. 氢氯噻嗪减少尿钙排泄,对钙结石有效,长期使用需注意电解质紊乱。
4. 坦索罗辛松弛输尿管平滑肌,促进结石排出,常见副作用为体位性低血压。
每日饮水量应达到2000-3000毫升,避免久坐及憋尿,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