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感冒区分病毒或细菌感染需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主要有发热特点、鼻涕性状、咽部表现、血常规结果等依据。
1. 发热特点病毒感染多为低热或中等度热,细菌感染常出现持续高热。病毒性感冒发热一般3天内自行缓解,细菌感染需抗生素干预才能退热。
2. 鼻涕性状病毒性感冒初期为清水样涕,后期可能变稠;细菌感染常见黄绿色脓涕。病毒性鼻分泌物量多但较清稀,细菌感染分泌物更黏稠。
3. 咽部表现病毒性咽炎咽部充血但分泌物少,细菌性咽炎常见扁桃体肿大伴脓点。链球菌感染时咽痛更剧烈,可能伴草莓舌表现。
4. 血常规检查病毒感染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中性粒细胞增高,可能出现核左移。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时升高更显著。
建议感冒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高热、脓涕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通过咽拭子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避免滥用抗生素。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主要包括季节性高发、人群普遍易感、快速传播性及病毒变异频繁。
1、季节性高发流感在温带地区呈现明显冬春季高发特征,与低温干燥环境利于病毒存活、人群室内聚集增多有关。
2、普遍易感性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缺乏持久免疫力,儿童、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易出现重症,需优先接种疫苗。
3、快速传播性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基本再生数R0值可达1.3-1.8,学校、养老院等集体单位易发生聚集性疫情。
4、病毒变异频繁甲型流感病毒通过抗原漂移和抗原转变产生新亚型,导致周期性大流行,需持续进行全球病原学监测。
保持室内通风、规范佩戴口罩可降低传播风险,出现发热等流感样症状时应及早就医并进行病原学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