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乳腺先天性发育异常的症状主要包括乳头内陷、乳房不对称、副乳形成及乳腺组织缺如,按发展程度可分为早期结构异常至成年后功能障碍。
1、乳头内陷乳头凹陷于乳晕平面以下,可能因乳腺导管发育短缩导致。轻度可通过牵拉矫正,重度需手术松解纤维束。伴随哺乳困难时,可遵医嘱使用乳头矫正器或乳晕支撑环。
2、乳房不对称双侧乳房体积差异超过20%,常见于青春期发育异常。差异显著者可选择脂肪填充或假体植入矫正,需排除波兰氏综合征等胸壁畸形。
3、副乳形成腋前襞残留乳腺组织,经期可能出现胀痛。体积较大影响活动时,可通过吸脂术或副乳切除术治疗,需与淋巴结肿大鉴别。
4、乳腺缺如单侧或双侧乳腺完全未发育,常合并胸大肌缺损。重建手术需结合组织扩张器和假体植入,先天性无乳症患者需进行激素水平检测。
建议青春期女性定期进行乳房自检,发现发育异常应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评估,避免延误矫正时机。哺乳期患者需提前咨询母乳喂养方案。
甲亢放射性碘治疗总体安全性较高,主要风险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放射性甲状腺炎、唾液腺损伤及罕见远期肿瘤风险。
1、甲状腺功能减退治疗后有较高概率出现永久性甲减,需终身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
2、放射性甲状腺炎治疗后1-2周可能出现颈部疼痛肿胀,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严重时需短期糖皮质激素治疗。
3、唾液腺损伤放射性碘可能影响唾液腺功能导致口干,可通过多饮水、咀嚼无糖口香糖刺激唾液分泌缓解症状。
4、远期肿瘤风险极低概率可能增加膀胱癌、结肠癌等风险,但现有研究数据尚未明确证实其因果关系。
治疗前需完善甲状腺摄碘率检查,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绝对禁忌,治疗后应避免密切接触婴幼儿1-2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