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糖尿病高渗状态与酮症酸中毒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三个方面。糖尿病高渗状态以严重高血糖和高血浆渗透压为特征,酮症酸中毒则以酮体堆积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
1、发病机制糖尿病高渗状态多见于2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相对不足导致血糖显著升高,但仍有少量胰岛素抑制脂肪分解,故酮体生成较少。酮症酸中毒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素绝对缺乏导致脂肪大量分解,酮体过度堆积。
2、临床表现糖尿病高渗状态患者通常表现为严重脱水、神经精神症状如嗜睡或昏迷,起病较隐匿。酮症酸中毒患者多有深大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常伴恶心呕吐,起病较急。
3、实验室指标糖尿病高渗状态血糖多超过33.3mmol/L,血浆渗透压超过320mOsm/L,血酮体轻度升高或正常。酮症酸中毒血糖多在16.7-33.3mmol/L,动脉血pH低于7.3,血酮体明显升高。
4、危险因素糖尿病高渗状态常见诱因为感染、大量摄入含糖饮料、使用糖皮质激素等。酮症酸中毒多因胰岛素治疗中断、急性感染、创伤等应激情况诱发。
糖尿病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规律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胰岛素用量,避免诱发因素。
小孩突然发高烧可能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疫苗接种反应、中暑等原因引起,家长需及时监测体温并观察伴随症状。
1. 病毒感染:流感、幼儿急疹等病毒感染是儿童高烧常见原因,表现为体温快速升高至39℃以上,可能伴随咳嗽或皮疹。家长需保持孩子水分摄入,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滴剂或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退热。
2. 细菌感染:中耳炎、肺炎等细菌感染会导致持续高热,常伴有局部疼痛或脓性分泌物。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医生可能开具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
3. 疫苗接种:部分疫苗如百白破接种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38.5℃以下低热,属正常免疫反应。家长需多给孩子喂温水,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通常1-2天可自行缓解。
4. 中暑脱水:高温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体温调节失衡,可能出现39℃以上高热伴精神萎靡。家长应立即将孩子移至阴凉处,补充口服补液盐,严重时需静脉补液治疗。
3个月以下婴儿发热或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须立即就医,发热期间保持室内通风,选择宽松棉质衣物,避免捂热导致高热惊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