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小儿肾母细胞瘤可能由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基因突变、环境暴露等原因引起,可通过手术切除、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方式治疗。
1、遗传因素部分患儿存在WT1或WT2基因突变等遗传易感性,建议家长对有家族史者进行遗传咨询,治疗需结合肿瘤分期制定个体化方案。
2、胚胎发育异常后肾胚基组织未正常分化可能导致肿瘤,家长需关注幼儿腹部包块、血尿等异常表现,确诊后需尽快手术干预。
3、基因突变可能与CTNNB1、TP53等基因突变有关,通常表现为腹痛、高血压等症状,需采用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等化疗药物联合治疗。
4、环境暴露孕期接触化学制剂或电离辐射可能增加风险,通常伴随贫血、发热等症状,治疗方案需根据病理分型选择手术联合放化疗。
患儿治疗期间应保证高蛋白饮食,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超声与肾功能,家长需严格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癌症能否治愈主要取决于癌症类型、分期和治疗手段,部分早期癌症可根治,晚期癌症通常以控制病情为主。
1、早期癌症:原位癌或局部浸润癌通过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可能实现临床治愈,如甲状腺乳头状癌5年生存率超过90%。
2、中晚期癌症:III期癌症需综合手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带瘤生存,如HER2阳性乳腺癌采用曲妥珠单抗治疗。
3、转移性癌症:IV期癌症多采用姑息治疗延长生存期,新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晚期黑色素瘤5年生存率提升至40%左右。
4、治疗进展:CAR-T细胞疗法对血液肿瘤效果显著,质子放疗精准杀伤实体瘤,基因编辑技术为根治癌症提供新方向。
规范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癌症,确诊后应遵医嘱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