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硼砂或硼酸中毒的病因主要有误食含硼化合物、职业暴露、药物使用不当、化妆品或日用品接触、蓄意摄入等。硼砂和硼酸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肤吸收进入人体,过量接触会导致中毒。
1、误食含硼化合物
误食含硼砂或硼酸的清洁剂、杀虫剂、防腐剂等是常见中毒原因。儿童可能误将含硼砂的玩具水晶泥、杀虫丸当作食物吞食。硼砂在体内分解为硼酸,摄入超过每公斤体重0.1克即可引起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症状,严重时出现循环衰竭。
2、职业暴露
长期从事玻璃制造、陶瓷加工、金属焊接等职业可能通过呼吸道吸入硼酸粉尘或蒸汽。皮肤直接接触硼酸溶液也可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皮肤干燥皲裂、指甲变脆。职业性中毒多为累积性,需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3、药物使用不当
硼酸曾用作眼部消毒和皮肤感染的外用药,过度使用硼酸软膏或眼药水可能经皮肤或黏膜吸收中毒。婴幼儿皮肤通透性高,使用含硼酸的爽身粉可能导致中毒,表现为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
4、化妆品或日用品接触
某些染发剂、护肤品可能违规添加硼砂作为防腐剂。长期使用这类产品可能导致硼元素蓄积,引发慢性中毒症状如脱发、月经紊乱。部分国家已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硼酸及其衍生物。
5、蓄意摄入
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故意吞服硼砂或硼酸的自伤行为。大剂量摄入会迅速引起消化道腐蚀、血尿、少尿等急性肾损伤表现,需立即洗胃并血液净化治疗。这类中毒病情进展快,死亡率较高。
预防硼砂中毒需妥善存放含硼化合物,避免儿童接触;职业接触者应佩戴防护装备;使用药品化妆品时注意成分说明。出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停止接触,误食者尽快催吐,皮肤接触用清水冲洗,所有疑似病例均需及时就医进行血硼浓度监测和针对性治疗。日常应注意识别含硼制品的安全警示标识,不购买使用三无产品。
被不明液体接触后感染狂犬病的概率极低。狂犬病传播主要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或抓伤导致皮肤破损,或黏膜直接接触病毒携带者的唾液。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感染动物的唾液传播,完整皮肤接触不明液体通常不会感染。
狂犬病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暴露于阳光、干燥环境或常规消毒剂后迅速失活。
若液体来自已知狂犬病高发动物且接触部位存在开放性伤口,建议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并就医评估。
接触后24小时内接种狂犬病疫苗可有效预防发病,暴露后免疫程序包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
建议接触不明动物体液后及时清洗接触部位,如有皮肤破损或黏膜暴露应尽早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