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6次阅读
踝关节扭伤多年后仍疼痛可通过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慢性踝关节疼痛通常与韧带损伤未愈、关节稳定性下降、创伤性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1、康复训练
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需进行针对性肌力训练,如提踵练习可增强腓骨肌群力量,平衡垫训练能改善本体感觉。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制定阶梯式计划,从无负重训练逐步过渡到动态稳定性训练,每周3-5次,持续3个月以上。训练时出现明显疼痛应立即停止。
2、物理治疗
冲击波治疗可促进韧带修复,适用于软组织粘连引起的疼痛。超声波能缓解深层组织炎症,配合冷热交替疗法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临床常采用10-12次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需避免剧烈运动。慢性期患者可居家使用红外理疗仪辅助治疗。
3、药物治疗
疼痛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能改善润滑功能,适合创伤性关节炎患者。外用药物如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可局部镇痛。需注意长期口服药物可能引起胃肠不良反应。
4、中医调理
针灸取穴以解溪、昆仑、太溪等为主,配合艾灸可温通经络。中药熏洗选用红花、伸筋草等活血药材,每日1次连续2周。推拿手法需避开急性炎症期,采用揉捏法松解粘连组织。体质调理可服用当归活血汤加减方,需中医师辨证施治。
5、手术治疗
对于韧带严重松弛者可采用Broström-Gould韧带修复术,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合并软骨损伤病例。术后需石膏固定4-6周,配合系统性康复训练。手术适应证需经MRI等影像学评估确认,通常保守治疗无效且影响日常生活时考虑。
慢性踝关节疼痛患者日常应避免穿高跟鞋或软底鞋,建议选择硬帮运动鞋提供支撑。控制体重可减轻关节负荷,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更适合长期锻炼。天气变化时注意踝部保暖,睡前可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关节变形,应及时复查核磁共振评估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