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8次阅读
艾滋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按传播途径分类为血液及性传播疾病,需采取严格防控措施。
1、法定分类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与病毒性肝炎、梅毒等同属一类。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及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防控等级虽非甲类传染病,但要求发现病例后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采取强制管理措施。
4、病原体特性由HIV病毒引起,主要攻击人体CD4+T淋巴细胞,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高危行为,定期检测,确诊患者需遵医嘱进行抗病毒治疗。
成人乙肝疫苗建议在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抗体检测阴性时接种,接种时间主要与职业暴露风险、健康状况、抗体水平、接种史等因素有关。
1、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实验室工作者等高危职业人群应优先接种,建议入职前完成全程免疫。
2、健康状况:免疫功能正常者可直接接种,慢性肝病患者或免疫缺陷者需医生评估后决定接种方案。
3、抗体水平:乙肝表面抗体滴度低于10mIU/ml时需补种,普通人群可定期检测抗体后决定加强接种时间。
4、接种史:未完成0-1-6月标准三针程序者需补种,既往接种后无应答者可增加剂量或更换疫苗类型。
接种后应避免饮酒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抗体滴度,高危人群每3-5年需加强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