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胰岛素注射部位主要有腹部、大腿外侧、上臂外侧和臀部,注射方法包括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持续输注。
1、腹部:腹部脂肪层较厚且吸收稳定,适合多数胰岛素类型注射,需避开脐周5厘米区域,轮换注射点避免硬结。
2、大腿外侧:大腿外侧皮下脂肪均匀,适合中长效胰岛素注射,注射时捏起皮肤垂直进针,避免注射到肌肉层。
3、上臂外侧:上臂外侧三角肌下方脂肪较少,需他人协助注射,吸收速度介于腹部与大腿之间,适合速效胰岛素。
4、臀部:臀部外上象限脂肪较厚,适合基础胰岛素注射,吸收速度最慢,需定期更换注射区域防止脂肪增生。
建议注射前消毒皮肤,使用4-6毫米针头,注射后停留10秒拔出,定期检查注射部位有无异常反应,具体操作应遵医嘱调整。
感冒后冒虚汗可能由体温调节失衡、药物副作用、继发感染、自主神经紊乱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补充电解质、调整用药、抗感染治疗、调节神经功能等方式缓解。
1. 体温调节失衡感冒发热时体温中枢紊乱导致出汗过多,建议多饮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
2. 药物副作用部分感冒药含伪麻黄碱等成分可能刺激汗腺分泌,可遵医嘱换用氯苯那敏、右美沙芬或对乙酰氨基酚等药物。
3. 继发感染可能与链球菌性咽炎、病毒性肺炎等继发感染有关,表现为持续低热伴盗汗,需进行血常规检查后使用阿莫西林、奥司他韦等药物治疗。
4. 自主神经紊乱病毒感染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功能,伴随心悸、多汗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谷维素、维生素B1等营养神经药物。
感冒期间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出汗,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若虚汗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意识模糊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