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1次阅读
1型糖尿病干细胞治疗仍处于研究阶段,目前临床效果有限且存在个体差异。干细胞治疗主要有造血干细胞移植、间充质干细胞输注、胰岛前体细胞分化、基因编辑干细胞等方向。
1、造血干细胞通过重建免疫系统缓解自身免疫攻击,可能伴随感染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症。
2、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改善胰岛微环境,但长期疗效尚不明确。
3、胰岛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胰岛β细胞后移植,存在细胞存活率和功能维持难题。
4、基因编辑干细胞利用CRISPR等技术修饰干细胞基因,技术复杂且伦理争议较大。
现阶段建议以胰岛素治疗为主,配合血糖监测与饮食管理,参与正规医疗机构开展的临床试验需谨慎评估风险。
2型糖尿病酮症是2型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不足或利用障碍导致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堆积的急性并发症,可能由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饮食失控、应激反应等原因引起。
1、感染: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可能加重胰岛素抵抗,导致酮症发生,需及时抗感染治疗并使用胰岛素纠正代谢紊乱。
2、治疗中断:自行停用胰岛素或降糖药物会使血糖失控,引发酮症酸中毒,需立即恢复药物治疗并监测血糖。
3、饮食失控:过量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会导致血糖急剧升高,需调整饮食结构并配合运动控制血糖。
4、应激反应:手术创伤或精神刺激等应激状态会升高升糖激素水平,可能诱发酮症,需加强血糖监测并及时就医。
出现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等酮症症状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应规律用药、合理饮食并定期监测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