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婴儿牙齿脱矿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通常可以恢复,但严重脱矿可能导致不可逆损害。牙齿脱矿主要由牙釉质矿物质流失引起,常见原因有长期奶瓶喂养、高糖饮食、口腔清洁不足等。
轻度牙齿脱矿表现为牙面白垩色斑点,此时通过加强口腔护理可促进再矿化。每日用软毛牙刷清洁婴儿牙齿,避免夜间含奶瓶入睡。使用含氟牙膏辅助再矿化,但需控制米粒大小用量防止氟过量。调整饮食结构,减少果汁等高糖饮品摄入,餐后喂少量清水冲洗口腔。定期用纱布蘸温水擦拭牙面,尤其注意上前牙唇侧易脱矿区域。
中重度脱矿已形成明显龋斑或凹陷时,需专业干预恢复。医生可能局部涂氟化钠护齿剂促进釉质修复,深部缺损需采用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伴发龋齿感染时需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消毒后行复合树脂修复。若脱矿导致牙髓暴露,则需进行乳牙根管治疗保留患牙。X线检查确认牙根发育情况,严重者需拔除防止恒牙胚受损。
预防婴儿牙齿脱矿需从出生开始建立口腔护理习惯。哺乳后及时清洁牙龈,萌牙后立即开始刷牙。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脱矿迹象及时处理。避免让婴儿长时间接触含糖液体,夜间喂养后必须清洁口腔。家长应学习正确刷牙方法,乳牙完全萌出后可考虑专业涂氟保护。若脱矿持续进展或伴随疼痛肿胀,需立即就诊儿童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