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肌腱炎是怎么造成的原因

| 1人回答 | 5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肌腱炎是怎么造成的原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肌腱炎可能由运动损伤、重复性劳损、姿势不良、年龄增长、免疫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肿胀等症状。肌腱炎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运动损伤

剧烈运动或突然增加运动强度可能导致肌腱过度拉伸或撕裂,引发肌腱炎。常见于跑步、跳跃等需要反复使用特定肌腱的运动。急性损伤后会出现明显疼痛和功能障碍,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冰敷。慢性损伤可能伴随肌腱增厚,建议穿戴护具并调整运动方式。

2、重复性劳损

长期重复相同动作会使肌腱持续承受压力,导致微小损伤累积。多见于手工劳动者、键盘工作者等职业人群。早期表现为活动时隐痛,后期可能出现静息痛。需改善工作姿势,每小时活动5-10分钟,必要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症状。

3、姿势不良

长期保持错误姿势会使肌腱处于异常受力状态。如低头使用手机易引发颈部肌腱炎,跷二郎腿可能导致膝关节肌腱炎。纠正姿势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顽固性疼痛可尝试超声波治疗或外用双氯芬酸钠凝胶。

4、年龄增长

肌腱随年龄增长逐渐失去弹性,血供减少,更易发生退行性变。中老年人提重物或过度活动时易发肌腱炎,常见于肩袖肌腱、跟腱等部位。建议进行低强度拉伸运动增强肌腱柔韧性,补充胶原蛋白可能有助于改善肌腱健康。

5、免疫系统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攻击肌腱组织,引发慢性肌腱炎。这类患者往往伴有关节晨僵、多部位疼痛等症状。需在风湿免疫科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结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

预防肌腱炎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突然增加运动量,工作时保持正确姿势并定时休息。急性期应制动患处并冰敷,慢性期可进行低强度康复训练增强肌腱强度。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影响日常活动,建议及时就医评估,严重肌腱撕裂可能需要关节镜手术修复。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肌腱修复,但需避免过度进补导致体重增加加重肌腱负担。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指肌腱断裂术后如何功能锻炼

手指肌腱断裂术后功能锻炼可通过被动活动、主动活动、抗阻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精细动作训练等方式进行。手指肌腱断裂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腱鞘炎、肌腱退行性变、手术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被动活动:术后早期可通过被动活动促进肌腱愈合,避免粘连。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健侧手指帮助患指进行屈伸活动,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动作轻柔缓慢,避免过度牵拉。 2、主动活动:术后2-3周可开始进行主动活动,增强手指肌力。患者可尝试单独屈伸患指,初期动作幅度较小,逐渐增加活动范围,每天练习3-4次,每次5-10分钟,注意避免疼痛。 3、抗阻训练:术后4-6周可加入抗阻训练,进一步提高手指功能。患者可使用橡皮筋或握力器进行手指屈伸训练,每组10-15次,每天2-3组,阻力逐渐增加,避免过度用力。 4、关节活动度训练:术后6-8周可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恢复手指灵活性。患者可通过手指屈伸、对指、分指等动作练习,每天3-4次,每次10-15分钟,动作缓慢平稳,避免快速抖动。 5、精细动作训练:术后8周后可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提升手指协调性。患者可尝试捏取小物品、写字、系扣子等动作,每天练习2-3次,每次10-15分钟,动作精准稳定,避免急躁。 术后功能锻炼期间,患者需保持均衡饮食,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钙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鱼类、新鲜蔬果等,促进肌腱修复。避免高脂肪、高糖分食物,防止体重增加影响手指功能恢复。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全身血液循环,促进康复。注意患指保暖,避免受凉引发疼痛或僵硬。定期复查,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锻炼方案,确保康复效果。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