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2次阅读
剖腹产后压肚子主要是为了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预防宫腔积血和加速恶露排出。
1、促进子宫收缩按压子宫可刺激其收缩,帮助恢复至孕前大小,降低产后大出血风险。若收缩乏力,可能需配合缩宫素类药物如缩宫素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
2、减少出血通过外力压迫子宫血管,减少剖宫产创面渗血。若出血量异常增多,可能需使用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酚磺乙胺。
3、预防宫腔积血按压有助于排出宫腔内残留血液,避免形成血肿继发感染。合并感染时需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
4、加速恶露排出机械压迫可推动恶露从阴道排出,减少异味和感染概率。恶露异常时可配合益母草颗粒、生化丸等中成药调理。
术后6小时内需规律按压,产妇可配合腹式呼吸减轻疼痛,24小时后根据子宫复旧情况调整按压频率。
排卵期过后肚子隐隐作痛可能与黄体形成、盆腔充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调整姿势、药物干预、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
1、热敷使用温热毛巾或热水袋敷于下腹部,温度控制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和盆腔充血。
2、调整姿势采取侧卧屈膝体位减轻腹部压力,避免久坐或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进行温和的骨盆摇摆运动。
3、药物干预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桂枝茯苓胶囊等药物,需排除妊娠及过敏史。
4、就医检查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异常出血,需妇科超声排查卵巢囊肿破裂、盆腔炎等病理因素。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及生冷饮食,记录疼痛规律,症状反复或加重时及时完善激素水平检测与妇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