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急性胆囊炎最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胆囊穿孔、胆汁性腹膜炎、败血症、肝脓肿。
1、胆囊穿孔胆囊壁因炎症坏死导致穿孔,可能引发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需紧急手术切除胆囊并腹腔引流。
2、胆汁性腹膜炎胆汁流入腹腔引起化学性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和感染性休克,需手术清洗腹腔并解除胆道梗阻。
3、败血症细菌通过胆道入血引发全身感染,可出现高热寒战和多器官衰竭,需静脉抗生素和重症监护治疗。
4、肝脓肿炎症扩散至肝脏形成脓腔,表现为持续发热和肝区疼痛,需经皮肝穿刺引流联合敏感抗生素治疗。
出现持续腹痛伴高热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需禁食并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恢复期选择低脂饮食。
肝功能检查主要关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四项指标,分别反映肝细胞损伤、胆汁淤积及合成功能。
1、谷丙转氨酶AL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常见于病毒性肝炎或药物性肝损害,需结合护肝药物如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宾胶囊、双环醇片治疗。
2、谷草转氨酶AST异常可能与心肌或骨骼肌损伤相关,持续升高需排查酒精性肝病,可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腺苷蛋氨酸等药物干预。
3、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胆管梗阻,间接胆红素增高多见于溶血性疾病,梗阻性黄疸需行ERCP等介入治疗。
4、白蛋白低于30g/L说明肝脏合成功能受损,需补充人血白蛋白,同时排查肝硬化等慢性肝病。
检查前3天需避免饮酒及高脂饮食,异常结果建议肝病科复诊并完善超声等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