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大肠息肉的症状都有哪些

| 1人回答 | 75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肠息肉的症状都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大肠息肉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贫血、肠梗阻等表现。大肠息肉的症状主要有息肉体积增大导致的机械性刺激、表面糜烂出血、继发感染、肠腔狭窄、癌变倾向等。

1. 便血

便血是大肠息肉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粪便表面附着鲜红色血液或便后滴血。息肉表面血管丰富且质地脆弱,受粪便摩擦易发生糜烂出血。长期隐性失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肠镜检查可发现升结肠、降结肠等部位的息肉样病变,病理活检可明确性质。

2. 腹痛

腹痛多位于下腹部,呈隐痛或胀痛,排便后可能缓解。较大息肉可引起肠套叠导致阵发性绞痛,伴随恶心呕吐。息肉继发感染时会出现持续性疼痛伴发热。腹部CT检查有助于判断息肉位置及并发症情况。

3. 排便习惯改变

直肠或乙状结肠息肉可能引起里急后重、排便不尽感。绒毛状腺瘤可分泌大量黏液导致腹泻。多发性息肉可能交替出现便秘与腹泻。症状持续超过4周时应进行肠镜筛查,排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遗传性疾病。

4. 肠梗阻

直径超过3厘米的广基息肉可能引起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为腹胀、排气排便减少。肠套叠导致的完全性梗阻需要急诊手术处理。腹部平片可见肠管扩张和气液平面,超声检查有助于判断梗阻部位。

5. 其他表现

某些遗传性息肉病综合征伴随皮肤黏膜色素沉着、骨瘤等肠外表现。癌变风险高的锯齿状息肉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低热等全身症状。粪便潜血试验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可作为筛查手段。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是有家族史或长期高脂饮食者。日常应增加膳食纤维摄入,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久坐和吸烟。发现息肉后应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内镜下切除或手术切除,术后需按医嘱复查防止复发。出现持续便血、排便形状变细等报警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怎样让胃快点消化

促进胃部消化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活动、控制进食速度、适当按摩等方式实现。胃消化速度受食物类型、胃肠动力、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影响。

1、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减少高脂肪及辛辣刺激食物摄入,避免加重胃负担。

2、增加活动

餐后半小时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但避免剧烈运动引起胃下垂。

3、控制进食速度

充分咀嚼食物至糊状再吞咽,减少大块食物对胃的机械刺激,每口咀嚼20-30次为宜。

4、适当按摩

顺时针按摩上腹部可刺激胃肠神经反射,按摩力度以皮肤轻微凹陷为度,持续5-10分钟。

若长期存在消化不良,建议就医排除胃炎、胃溃疡等器质性疾病,日常可饮用山楂陈皮茶辅助消化。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