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眼科

为什么中浆不能用激素?

| 1人回答 | 5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中浆不能用激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中浆即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通常不建议使用激素治疗。激素可能加重病情,导致视网膜水肿加剧或病程延长。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主要特征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浆液性脱离,激素可能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进一步促进液体渗漏。激素还可能干扰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延缓自然修复过程。部分患者使用激素后可能出现视力下降加重或病变范围扩大,临床观察显示激素治疗与病情恶化存在相关性。

极少数合并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激素,但必须在眼科医生严格监测下进行。这类特殊情况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评估视网膜状态,同时配合荧光素血管造影检查明确病灶活动性。即使使用激素也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并密切随访视力变化和眼底情况。

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含激素的眼药水或口服药物,定期复查眼底情况。保持规律作息,控制情绪压力,减少咖啡因摄入有助于病情恢复。若出现视力急剧下降或视物变形加重,需立即就医进行专业评估和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需要做哪些检查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通常需要进行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部B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检查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视网膜脱离的范围、程度以及是否存在其他眼部病变,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眼底检查

眼底检查是诊断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基础检查方法,通过直接或间接检眼镜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和位置。检查时可以发现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高度,裂孔的位置、大小和数量,以及是否存在玻璃体牵拉或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眼底检查还可以评估黄斑区是否受累,对视力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2、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能够提供视网膜各层次的横断面图像,对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和评估具有重要价值。该检查可以清晰显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与色素上皮层的分离情况,准确测量视网膜脱离的高度,评估黄斑区的解剖结构是否完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还能发现细微的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下增殖,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3、眼部B超

眼部B超检查在屈光间质混浊时尤为重要,如存在白内障或玻璃体积血等情况。B超可以显示视网膜脱离的范围和形态,判断是否存在漏斗状脱离,评估玻璃体的状态和视网膜前增殖的程度。对于巨大视网膜裂孔,B超还能显示裂孔边缘的卷边情况和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拉力,有助于手术难度的预判。

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评估视网膜和脉络膜的血液循环状态。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中,该检查可以发现视网膜血管的异常渗漏或闭塞,评估视网膜缺血的范围和程度。造影结果对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于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视网膜血管炎等疾病的患者。

5、视觉电生理检查

视觉电生理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和视觉诱发电位等,可以客观评估视网膜和视路的功能状态。对于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这些检查有助于判断视网膜功能的损害程度,特别是黄斑功能是否保留。检查结果对预后评估有参考价值,也可作为术前基线数据与术后复查结果进行对比。

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在检查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防止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检查后如有眼部不适或视力变化应及时告知医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眼睛,避免外伤,控制血糖血压在正常范围。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监测视网膜复位情况和视力恢复程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