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8次阅读
肾炎可通过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肾穿刺活检等方法确诊。肾炎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多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一、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筛查肾炎的基础项目,关注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和管型。尿常规异常提示肾小球滤过功能可能受损。
二、血液检查血液检查评估肾功能状态,重点观察血肌酐、尿素氮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异常反映肾脏排泄废物能力下降。
三、影像学检查肾脏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形态、大小和结构,排除梗阻性肾病等继发性因素。超声检查无创且便捷。
四、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获取肾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明确肾炎具体类型和活动性。该检查为确诊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关键依据。
出现水肿、泡沫尿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完善相关检查。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治疗,定期复查肾功能,保持低盐饮食和充足休息。
肾穿刺活检结果主要分为微小病变型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几种病理类型。
一、微小病变病理特征为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光镜下肾小球结构基本正常。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对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良好。
二、局灶节段硬化部分肾小球发生节段性毛细血管袢硬化,常伴有肾小管萎缩。患者可出现顽固性蛋白尿及进行性肾功能下降,需综合使用免疫抑制剂。
三、膜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弥漫性增厚伴上皮下免疫复合物沉积,是中老年肾病综合征常见病因。部分病例与肿瘤或感染相关,需针对原发病治疗。
四、系膜增生病变系膜细胞和基质不同程度增生,可见于IgA肾病等多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从无症状血尿到肾功能不全不等。
肾穿刺后应注意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