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肾内科

什么是梗阻性结石

| 1人回答 | 6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梗阻性结石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梗阻性结石是指因结石阻塞泌尿系统或胆道系统导致尿液或胆汁排出受阻的疾病,常见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胆总管结石等。梗阻性结石可能由代谢异常、感染、解剖结构异常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剧烈疼痛、排尿困难、黄疸等症状。

1. 代谢异常

高钙血症、高尿酸血症等代谢紊乱可导致尿液中矿物质过饱和,形成结晶并逐渐增大为结石。草酸钙结石和尿酸结石是常见的类型。患者需调整饮食结构,限制高草酸食物如菠菜、坚果,增加水分摄入以稀释尿液。医生可能开具枸橼酸钾颗粒或别嘌醇片调节代谢。

2. 泌尿系统感染

变形杆菌等产脲酶细菌感染会使尿液碱化,促进磷酸铵镁结石形成。这类结石生长迅速且易造成尿路梗阻,常伴随发热、尿频症状。治疗需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必要时通过输尿管镜取石。

3. 胆道系统解剖异常

胆总管囊肿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引起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沉积形成胆色素结石。这类患者易反复发作胆绞痛,可能伴随皮肤巩膜黄染。熊去氧胆酸胶囊可促进胆汁排泄,严重者需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取石。

4. 水分摄入不足

长期饮水过少会使尿液浓缩,矿物质结晶析出风险增加。建议每日饮水量保持2000-3000毫升,尤其高温环境或运动后需及时补水。出现排尿减少、尿液浑浊时应警惕结石形成,可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

5. 遗传因素

胱氨酸尿症等遗传性疾病会导致特定氨基酸排泄异常,形成胱氨酸结石。这类结石质地坚硬且易复发,患者需终身控制蛋白摄入,使用青霉胺片调节胱氨酸代谢,定期监测尿液结晶情况。

预防梗阻性结石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高盐高脂食物,规律作息以减少代谢紊乱。出现持续腹痛、排尿异常或黄疸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超声、CT等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和梗阻程度。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制定个体化防治方案,术后患者需每半年复查以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肾上腺激素有什么用

肾上腺激素在人体中具有多种重要功能,主要通过调节生理活动维持内环境稳定。肾上腺激素可分为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和性激素三类,每类激素在人体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能够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帮助人体应对应激状态;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负责调节水盐平衡,维持血压稳定;性激素如脱氢表雄酮则参与性发育和生殖功能的调节。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控,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多种疾病。 1、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如皮质醇能够促进糖异生,增加血糖水平,同时抑制免疫反应,减轻炎症。在应激状态下,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帮助人体应对压力。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副作用。 2、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能够促进肾脏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醛固酮的分泌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调控,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高血压或低血压。 3、性激素:性激素如脱氢表雄酮在男性和女性中均发挥作用,参与性发育和生殖功能的调节。性激素的分泌受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调控,其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性早熟或性腺功能减退。 4、应激反应:肾上腺激素在应激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增加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帮助人体应对紧急情况。应激反应过度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5、代谢调节:肾上腺激素参与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调节,通过糖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协同作用,维持能量平衡。代谢调节异常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 日常饮食中,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绿叶蔬菜和全谷物,有助于维持肾上腺功能。适量运动如瑜伽、慢跑等可以减轻压力,促进肾上腺激素的平衡分泌。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期压力,有助于维持肾上腺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