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腰椎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椎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腰椎针灸可通过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炎症消退等方式治疗腰椎疾病。腰椎针灸可能由操作不当、感染风险、局部损伤、个体差异、适应症选择不当等原因引起不良反应。
1、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促使体内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有效缓解腰椎疼痛。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因针刺过深或位置不当导致疼痛加重。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腰椎区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加速组织修复。操作时需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3、放松肌肉:针灸通过调节神经反射,缓解腰椎周围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改善活动功能。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于正常反应。
4、调节神经功能:针灸能够调节腰椎相关神经的功能,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对于神经敏感者,可能出现短暂的不适,需及时告知医师。
5、促进炎症消退:针灸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腰椎区域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治疗时需避免在感染或开放性伤口附近施针。
腰椎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同时,适当进行腰部拉伸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游泳等,能够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腰椎疾病复发。若出现明显不适或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腰椎退行改变中医如何治疗

腰椎退行改变可通过针灸、推拿、中药内服、外敷、功能锻炼等方式治疗。腰椎退行改变通常由年龄增长、长期劳损、姿势不良、气血不足、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 1、针灸: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常用穴位包括肾俞、腰阳关、委中等。针灸治疗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每周2-3次,连续治疗4-6周。 2、推拿:推拿通过手法按摩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常用手法包括揉法、按法、推法等。推拿治疗需由专业推拿师操作,每周2-3次,连续治疗4-6周。 3、中药内服:中药内服通过调理气血、补益肝肾,改善腰椎退行改变。常用方剂包括独活寄生汤、肾气丸等。中药内服需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每日一剂,连续服用4-6周。 4、外敷:中药外敷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腰部,缓解疼痛和炎症。常用药物包括红花、川芎、乳香等。外敷需将药物研磨成粉,用醋或酒调成糊状,敷于腰部,每日一次,连续使用2-4周。 5、功能锻炼:功能锻炼通过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椎稳定性。常用锻炼方法包括五点支撑、飞燕式、桥式等。功能锻炼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每日一次,每次20-30分钟,连续锻炼4-6周。 饮食方面,建议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等,有助于骨骼健康。运动方面,建议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增强体质。护理方面,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进行腰部放松和按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