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腰椎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 1人回答 | 8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椎针灸的好处与坏处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亢晓冬
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腰椎针灸可通过缓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放松肌肉、调节神经功能、促进炎症消退等方式治疗腰椎疾病。腰椎针灸可能由操作不当、感染风险、局部损伤、个体差异、适应症选择不当等原因引起不良反应。
1、缓解疼痛:针灸通过刺激穴位,促使体内释放内啡肽等镇痛物质,有效缓解腰椎疼痛。针灸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作,避免因针刺过深或位置不当导致疼痛加重。
2、改善血液循环:针灸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腰椎区域的氧气和营养供应,加速组织修复。操作时需注意消毒,防止感染。
3、放松肌肉:针灸通过调节神经反射,缓解腰椎周围肌肉的紧张和痉挛,改善活动功能。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局部酸胀感,属于正常反应。
4、调节神经功能:针灸能够调节腰椎相关神经的功能,缓解神经压迫症状。对于神经敏感者,可能出现短暂的不适,需及时告知医师。
5、促进炎症消退:针灸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腰椎区域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肿胀。治疗时需避免在感染或开放性伤口附近施针。
腰椎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需注意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菜等,有助于促进组织修复。同时,适当进行腰部拉伸和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游泳等,能够增强腰部肌肉力量,预防腰椎疾病复发。若出现明显不适或感染症状,需及时就医处理。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后遗症

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后遗症可通过药物、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缓解,可能与手术操作、术后护理、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1、术后疼痛:术后疼痛是常见症状,可能与神经根受压、炎症反应有关。可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每次400mg,每日3次或对乙酰氨基酚每次500mg,每日3次缓解疼痛。局部热敷或冷敷也有助于减轻不适。 2、神经损伤:手术过程中可能对神经造成轻微损伤,表现为肢体麻木或无力。可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每次500μg,每日3次和维生素B1每次100mg,每日3次促进神经恢复。同时进行神经功能康复训练,如低频电刺激。 3、感染风险:术后伤口感染是潜在并发症,表现为红肿、发热或渗出。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每次500mg,每日2次或阿莫西林每次500mg,每日3次。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 4、脊柱稳定性下降:微创手术可能影响脊柱局部稳定性,导致活动受限或不适。可通过核心肌群训练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增强脊柱稳定性。佩戴腰围也有助于保护脊柱。 5、心理压力:术后患者可能因恢复缓慢或症状反复产生焦虑情绪。可通过心理咨询或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缓解压力。家属的支持与陪伴对心理恢复至关重要。 术后恢复期间,建议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新鲜蔬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适度进行低强度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剧烈活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复查,密切关注恢复情况,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