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区别有哪些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的区别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是中医对水液代谢异常的四种分类,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症状表现。

1、痰饮:

病变主要在胃肠,表现为脘腹胀满、呕吐清水痰涎、肠鸣漉漉,多因脾失健运导致水湿停聚。

2、悬饮:

病变在胸胁,常见胸胁胀满疼痛、咳嗽转侧加重,类似现代医学的胸腔积液,多因三焦气化不利所致。

3、溢饮:

病变在四肢肌肉,出现肢体浮肿沉重、无汗恶寒,相当于现代水肿范畴,常因肺脾肾功能失调引起。

4、支饮:

病变在胸膈心肺,表现为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类似慢性心衰或肺水肿,多由阳虚水泛导致。

四种饮证均需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常用苓桂术甘汤、十枣汤等方剂调理,同时注意避风寒、节饮食、适度运动以助阳气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就医指征主要包括频繁呕吐、持续腹泻、脱水表现及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的情况有精神萎靡、尿量减少、血便或呕吐物带血。

1、频繁呕吐

24小时内呕吐超过3次或无法进食进水,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家长需观察呕吐物颜色,若呈黄绿色或带血丝应紧急就医。

2、持续腹泻

每日水样便超过8次或持续48小时未缓解,伴随黏液或血便。建议家长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3、脱水表现

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等中度以上脱水体征。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4、高热不退

体温超过39℃且对退热药反应差,或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完善血常规及大便培养检查。

患病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补充补液盐溶液,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