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53次阅读
小儿急性胃肠炎的就医指征主要包括频繁呕吐、持续腹泻、脱水表现及高热不退。需立即就医的情况有精神萎靡、尿量减少、血便或呕吐物带血。
1、频繁呕吐24小时内呕吐超过3次或无法进食进水,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家长需观察呕吐物颜色,若呈黄绿色或带血丝应紧急就医。
2、持续腹泻每日水样便超过8次或持续48小时未缓解,伴随黏液或血便。建议家长记录排便次数及性状,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
3、脱水表现出现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等中度以上脱水体征。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治疗。
4、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且对退热药反应差,或发热持续超过72小时。可能提示细菌感染,需完善血常规及大便培养检查。
患病期间应暂停固体食物,少量多次补充补液盐溶液,注意餐具消毒与手部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小三阳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一种状态,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共用餐具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1、小三阳与乙肝关系小三阳指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阳性,属于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见状态,病毒复制活跃度通常较低。
2、传播途径乙肝病毒主要经血液、母婴垂直和性接触传播,消化道不是主要传播途径,完整皮肤接触不会导致感染。
3、餐具传播概率共用餐具传播乙肝的概率极低,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短,且需要经破损黏膜或伤口进入血液才会造成感染。
4、预防措施接种乙肝疫苗是最有效预防手段,日常避免共用剃须刀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餐具正常清洗消毒即可。
建议乙肝病毒携带者定期复查肝功能,健康人群接种疫苗后可产生有效抗体,无需过度担心日常接触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