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5次阅读
萎缩性鼻炎的症状主要包括鼻塞、鼻干、嗅觉减退、鼻腔异味,治疗方法有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生活护理。
1、鼻塞鼻腔黏膜萎缩导致通气不畅,可遵医嘱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维生素A软胶囊缓解症状。
2、鼻干腺体萎缩使鼻腔分泌物减少,建议使用加湿器保持空气湿度,遵医嘱应用鱼肝油滴剂、链霉素滴鼻液、雌激素软膏。
3、嗅觉减退嗅区黏膜萎缩影响气味分子识别,可能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需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甲钴胺片、三磷酸腺苷二钠。
4、鼻腔异味腐败菌繁殖产生恶臭,需每日用温盐水冲洗鼻腔,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滴鼻液、甲硝唑片、碘甘油涂抹。
保持室内湿度,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鼻腔情况,出现脓性分泌物时需及时就医。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鼓膜置管等方式快速缓解症状。该病通常由感冒、鼻窦炎、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遵医嘱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减轻鼻腔水肿,黏液溶解剂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积液排出,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细菌感染。
2、咽鼓管吹张通过波氏球或导管进行咽鼓管通气,帮助平衡中耳压力。操作需由耳鼻喉科医生完成,可快速改善耳闷胀感。
3、鼓膜穿刺在无菌条件下穿刺鼓膜抽吸积液,适用于积液黏稠难以自行排出的情况。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预防感染。
4、鼓膜置管对反复发作或持续3个月以上的患者,可在鼓膜放置通气管持续引流。置管期间避免耳道进水,定期随访至导管脱落。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鼻腔通畅,避免用力擤鼻,急性期可配合局部热敷缓解耳部不适。儿童患者需家长密切观察听力变化及耳道分泌物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