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小儿内科

川崎病不吃饭怎么办

| 1人回答 | 3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川崎病不吃饭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川崎病患儿出现食欲不振时,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少量多餐、补充营养制剂、心理疏导及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可能与免疫异常、感染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结构

选择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粥、蔬菜泥、蒸蛋羹等,避免辛辣刺激或过硬食物。可将西蓝花、胡萝卜等蔬菜煮熟捣碎,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糜,既能减轻胃肠负担,又能提供必需营养素。

2、少量多餐

将每日进食分为6-8次,每次摄入50-100毫升食物。家长需准备便携式餐盒,在患儿清醒时段间隔喂养。可采用卡通造型餐具或游戏互动形式提升进食兴趣,避免强迫进食导致抵触情绪。

3、补充营养制剂

对于持续拒食的患儿,可遵医嘱使用肠内营养粉剂或儿童专用全营养素。这类制剂含有均衡的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矿物质,能通过吸管或奶瓶摄入。必要时需监测电解质水平,防止脱水或营养不良。

4、心理疏导

疾病带来的口腔黏膜溃烂或发热可能导致进食疼痛。家长需用安抚玩具分散注意力,进食前可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缓解口腔不适。保持就餐环境安静,避免在患儿烦躁时强行喂食。

5、药物治疗

若合并严重口腔炎或胃炎,医生可能开具康复新液促进黏膜修复,或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对于血管炎症活动期患儿,需规范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静脉丙种球蛋白控制病情发展。

家长需每日记录患儿进食量与排尿次数,观察有无嗜睡或脱水征象。可自制香蕉奶昔、南瓜小米糊等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餐后清洁口腔避免继发感染。若持续24小时未进食或出现精神萎靡,应立即就医评估是否需要静脉补液支持。恢复期可逐渐增加瘦肉末、软面包等固体食物,配合适度的床边活动帮助胃肠功能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扁桃体手术后会发烧吗

扁桃体手术后可能会发烧,多数为术后正常反应,少数可能与感染有关。扁桃体切除术后发热通常由手术创伤、局部炎症反应或继发感染引起,体温多波动在37.5-38.5℃之间。

术后1-3天内低热较常见,与手术创面渗出、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炎症介质释放相关。此时体温多不超过38℃,可通过物理降温缓解,如用温水擦拭颈部及四肢,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术后3天后持续发热或体温超过38.5℃,需警惕创面感染或继发化脓性扁桃体炎,可能伴随咽痛加剧、分泌物增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复查血常规并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控制感染。

术后发热也可能与脱水或应激反应相关,儿童因代偿能力较弱更易出现。家长需监测患儿体温变化,鼓励少量多次饮用温凉流食,避免剧烈哭闹增加创面出血风险。若发热伴随寒战、精神萎靡或创面异常渗血,应立即就医处理。

术后应保持环境通风,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5次,两周内避免过硬过热饮食。观察体温变化时需注意测量方法,运动或进食后30分钟内不宜测体温。恢复期出现反复发热或持续高热不退,需排除EB病毒感染、链球菌感染等并发症,必要时进行咽拭子培养及药敏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