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烧伤外科

大面积烧伤病人如何护理

| 1人回答 | 5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大面积烧伤病人如何护理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常青
周常青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需结合创面处理、感染预防、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和心理干预等多维度措施。护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并根据烧伤深度和面积调整方案。

1、创面处理

浅二度烧伤可外用磺胺嘧啶银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保护创面,深二度及以上烧伤需定期清创并覆盖生物敷料。护理时避免摩擦创面,使用生理盐水冲洗时注意水温保持在30-32℃。水疱完整时无须刺破,已破损水疱需剪除游离表皮。

2、感染防控

每4-6小时评估创面渗液性状,出现脓性分泌物需做细菌培养。病房空气消毒每日2次,接触创面前需严格执行手卫生。发热或白细胞升高时需考虑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广谱抗生素。

3、营养支持

每日蛋白摄入量需达到2-2.5g/kg体重,优先选择乳清蛋白粉等易吸收蛋白。同时补充维生素C片剂和葡萄糖酸锌片促进创面愈合。肠内营养无法满足需求时,需通过静脉补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

4、疼痛管理

换药前30分钟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塞来昔布胶囊预防操作性疼痛。持续性疼痛可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爆发痛时按需静脉注射盐酸吗啡注射液。疼痛评估需采用数字评分法每日记录3次。

5、心理干预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每周筛查心理状态。存在创伤后应激障碍倾向时,可联合心理治疗与盐酸帕罗西汀片药物干预。鼓励家属参与护理以增强社会支持系统。

康复期需坚持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预防瘢痕增生,关节部位烧伤需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维持活动度。每日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出血征象。建议每2小时协助翻身一次预防压疮,使用气垫床减轻局部压力。室内温度维持在28-30℃避免寒战加重代谢消耗,湿度控制在50%-60%促进创面干燥。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口渴吃什么可以缓解

口渴可以适量吃西瓜、梨、黄瓜、番茄、柚子等水分含量高的食物,也可以遵医嘱使用口服补液盐散、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枸橼酸钾颗粒等药物。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根据具体病因选择合适的缓解方式。

一、食物

1、西瓜

西瓜含水量超过90%,富含钾元素和天然果糖,能快速补充体液并缓解轻度脱水引起的口渴。适合运动后或高温环境下的水分补充,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2、梨

梨含有85%以上水分和膳食纤维,其含有的山梨糖醇具有渗透性保水作用。生津止渴效果显著,尤其适合阴虚型口干,胃肠虚弱者建议蒸煮后食用。

3、黄瓜

黄瓜水分含量达96%,同时含有硅元素和维生素K,能促进细胞水分平衡。低热量特性使其适合减肥人群解渴,表皮所含的苦味素还有助于刺激唾液分泌。

4、番茄

番茄中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协同作用可改善口腔黏膜 hydration状态。其有机酸成分能刺激唾液腺分泌,但胃酸过多者应避免空腹食用。

5、柚子

柚子含87%水分和丰富的生物类黄酮,能增强毛细血管保水能力。所含的柚皮苷具有调节体液平衡作用,但服用降压药者需注意可能的相互作用。

二、药物

1、口服补液盐散

用于腹泻或呕吐导致的脱水性口渴,含精确配比的葡萄糖和电解质,通过钠-葡萄糖协同转运机制促进肠道水分吸收。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适用于中重度脱水伴随电解质紊乱,可直接补充细胞外液。临床常用于急性胃肠炎或高热导致的体液丢失,使用需监测血钠浓度。

3、复方氯化钠注射液

含多种电解质成分,能纠正复杂的水电解质失衡引发的口渴。手术前后常用补液时需控制输注速度,心功能不全者需调整用量。

4、氯化钠注射液

生理盐水可快速缓解低钠性口渴,适用于大量出汗后的钠离子补充。但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高氯性酸中毒,需配合其他电解质使用。

5、枸橼酸钾颗粒

针对低钾血症伴随的口干症状,枸橼酸根可碱化尿液。适用于长期服用利尿剂患者,肾功能障碍者需监测血钾水平。

日常建议保持每天1500-2000毫升饮水,分次少量饮用。高温环境或运动时提前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避免含糖饮料加重口渴感。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干燥综合征患者可使用人工唾液喷雾。若持续口渴伴随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检查血糖和甲状腺功能。夜间口干者可卧室使用加湿器,避免摄入过咸食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