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儿科 > 口腔科

手足口病的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啊?

| 1人回答 | 61次阅读

问题描述:
手足口病的治疗需要多长时间啊?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手足口病一般需要7-10天恢复,具体时间与病情严重程度、个人体质等因素有关。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典型症状包括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疱疹或溃疡,可能伴有发热。多数患儿症状较轻,病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发病初期1-2天可能出现低热、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后3-5天进入症状明显期,此时疱疹陆续出现,体温可能升高。发病后6-10天进入恢复期,疱疹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并发症如脑炎、心肌炎等,病程会相应延长。治疗期间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抓挠疱疹。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如出现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手足口病具有较强传染性,患儿应居家隔离至症状完全消失。家长需做好患儿用品消毒,勤洗手。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促进黏膜修复。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多数患儿预后良好,无须过度担忧,但需警惕重症表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手足口病不能吃哪些东西

手足口病患者需避免辛辣刺激、坚硬粗糙、过冷过热及高糖高盐食物,主要有辣椒、坚果、冰淇淋、碳酸饮料、腌制食品等。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是典型症状,不当饮食可能加重黏膜损伤或刺激皮疹。

1、辛辣刺激食物

辣椒、花椒、芥末等辛辣食物会刺激口腔溃疡面,加重疼痛感并延缓愈合。手足口病患儿口腔黏膜出现疱疹后易破溃形成溃疡,此类食物可能诱发灼烧感,导致患儿拒食。家长需避免在患儿饮食中添加刺激性调味料。

2、坚硬粗糙食物

坚果、薯片、饼干等质地坚硬的食物可能摩擦口腔溃疡创面,造成机械性损伤。发病期间建议选择流质或软烂食物如米粥、蒸蛋,既能保证营养摄入又减少进食痛苦。家长可将水果打成果泥喂食。

3、过冷过热食物

冰淇淋、热汤等温度过低的食物可能引起血管收缩,温度过高的食物则可能烫伤脆弱黏膜。适宜选择常温或微温的流食,如放凉的小米粥、蔬菜汤等。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加重患儿口腔敏感症状。

4、高糖饮料

碳酸饮料、果汁等高糖饮品可能滋生细菌,增加口腔感染风险。糖分残留还会刺激溃疡面产生刺痛感。建议饮用常温白开水或淡盐水保持口腔清洁,家长可用吸管辅助饮水减少液体与溃疡接触。

5、高盐腌制食品

咸菜、腊肉等含盐量高的食物会使黏膜脱水,延缓溃疡愈合。手足口病患儿因口腔疼痛本就食欲下降,高盐食物可能进一步影响电解质平衡。推荐食用新鲜烹调的清淡菜肴,食盐添加量应减半。

手足口病期间应保持饮食清淡易消化,少量多餐保证营养供给。注意餐具消毒与食物卫生,餐后用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口腔。若患儿持续拒食超过24小时或出现脱水症状,需及时就医。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富含维生素B族的食物如香蕉、燕麦,促进黏膜修复。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